第二百八十六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下-《唐殘》
第(1/3)頁
“嶺賊既出湖南、江西,多以驢騾矮馬驅乘往來縱橫,地方官府追則之不及亦不能制。。。破縣入州屢屢成大患,時人深以為苦曰之騾賊,乃與淮西軍故事并稱一時。。”
《乾符危亡錄》秘書少監鄭毗著
。。。。。。
得到陸龜蒙抵達廣州消息的時候,周淮安也正在羅浮山下點閱軍隊。說實話雖然同樣是名聲在外的當代“皮陸”兩大家,相對于至今有點不情不愿而要捏著鼻子使用的皮日休,他更關注和看重具有這個時代所幾位稀罕農學家屬性的陸龜蒙。
因為在這個亂世當中靠詩詞歌賦拯救不了誰,但是出色的農藝知識卻是有可能讓更多的人活下來;基于這種緣故他手下能夠得以留用的少數舊有文人,也都是技術官僚之類的出身或是在民生事務上有所專長的人選。
比如著有《南蠻書》卻仍舊抱有某種舊式文人理想主義的樊綽;寫下《嶺表錄異》帶有老牌官僚暮氣的前廣州司馬劉恂;乃至眼下這個以《耒耜經》《笠澤叢書》流澤后世的陸龜蒙。
雖然他們各自都有所自己的問題和局限性;但是至少是愿意沉下心去做學問,也能有足夠的耐心和堅持走訪到民間下層去獲得第一手的資料。這一點可比什么文章詩詞上的成就,顯得更為重要的多了。
所以這次接著與占據杭州的實力派董昌交涉的后續附加條件,就是替自己想辦法身陷囹圄的陸龜蒙給弄出來并送到自己的手中。這樣既劉洵之后又一個農學院的專科負責人就此到位了。
正所謂是人一過萬就是無邊無際,如今動員起來的人馬對于廣州城近郊的大校場已經顯得格外狹促,而只能分作好幾個待機和休整營地集結到這里了;
這里也是定期操演的野外訓練場,畢竟在早高度開發而人口相對密集的廣州境內,要在不毀壞農田也不過意靠近村邑的情況下,找到合適連片的大規模操練場地實屬不易的事情。
點閱當中的老卒們看起來相當的篤定,而新卒們也是士氣和信心相對的飽脹。雖然他們著裝的顏色和式樣都是統一的灰藍(老卒)或是鉛灰色(新卒)的胯衫,但是從披甲上還是可以分出具體的端倪。
普通士卒穿戴得是淺褐半身泡釘或是貼片的鑲皮甲,輔卒則不穿甲只帶毫無花飾的小圓皮盔;老卒和資深老卒穿的是片扎甲或是寬葉甲,圓鐵盔上綴以單色或數色絲帶為等階區分;
而跳蕩隊和先登序列,則要多出護肩、批膊和蔽膝的配備;騎兵和步騎隊則是一色的鐵鱗甲,帶護頰的鐵盔上插是黑色馬鬃;而直屬團和教導大隊又多了面草綠色披風作為標識。
而軍校和將官則是在這些基礎上又多了袖筒和護脛,少數人還有完整的兩當鎧或是上半副明光的亂搭;至于戴的盔子或者說鑾兜則是從朝天、平頂、飛翅什么樣都有。
至于兵械則還是以弓/弩、牌/盾、刀/矛三件套為主;在跳蕩和先登序列里又有長斧、棍錘、釘棒等備換的重兵器。作為特殊編織的投火兵也一樣,只有進入臨陣戰斗狀態下才換裝上相應的裝具。
另外還有數組遠程器械構成的樣子隊,為了減輕負擔和節省氣力他們就只有防身的橫刀,以及便于活動且耐磨的厚布衫了。
但不管怎么說,比起當初在怒風營的旗號下,只能大量用竹木甲和紙甲、皮兜和斗笠來湊數的情形,早已經不可與日而語;現在這些使用期限甚短的裝備都移交給了地方的駐隊序列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襄樊市|
伊川县|
彰化市|
曲阜市|
申扎县|
横山县|
儋州市|
大田县|
依兰县|
湾仔区|
秦安县|
广饶县|
山阴县|
博湖县|
玛多县|
岳池县|
延津县|
尚义县|
灵台县|
甘南县|
荆门市|
馆陶县|
大邑县|
乌兰浩特市|
平陆县|
溆浦县|
年辖:市辖区|
泰顺县|
吴川市|
理塘县|
青龙|
大姚县|
昌黎县|
屯留县|
肃宁县|
彭水|
靖远县|
大石桥市|
扶余县|
临城县|
衡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