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185章 始識謀深別有功(續)-《唐殘》


    第(3/3)頁

    甚至就算是遇到了傳說大食的水師,那種用繩子捆扎木板和椰漿糖粘合而成兩頭尖翹的三角帆戰船;或又是從西天竺大陸出發的外殼輕薄只耐近海風潮的所謂“天竺大舟”,乃至來自昆侖奴產地——黑色大陸圓身方頭的“昆侖舶”,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或是更勝一籌的優勢所在。

    正所謂是兇器在手殺心自起的基本道理,做為被派出去征拓的各色人馬當中也難免良莠不齊,并不乏昔日洗腳上岸的海寇、私販和其他的亡命之徒;他們自然不敢與太平軍控制下的據點和貿易棧較勁和浸擾,但是對付起這些島藩外族的船只和港口卻還是綽綽有余的。

    又比如如今的驃國(蒲甘王朝)雖有南中大國之名,其實就是一個號稱“屬國數十諸侯上百”的地方勢力集合體;王族即為這些大小土君、邦主們所尊的共主。但是這種臣屬關系隨著王室的興衰消長而并不算穩固。

    因為原本定都室利差羅(今緬甸卑蔑)的前代驃人王室,就是被來自伊洛瓦底江上游的南詔政權,給打的數度遷都一直跑到了如今的蒲甘城(今緬甸曼德勒西南)附近,才在五十多年前被當地所崛起的諸侯邦君所取而代之,因此,在名分大義上遠遜一籌。

    因此,所謂當地驃王能直接發號施令的,也就是伊洛瓦底江西岸與親敦江匯合處的領地。而但又對外征伐之事或又是遇到外敵入侵,就要以驃王之名連橫合縱乃至許以利害關系,才能調動那些名義上從屬的列國封臣出兵助戰;就像是小號的五方天竺一般。

    因此,對于沿海頻繁遭到寇掠和洗劫的消息,當代驃王基本上就是打贏了去外敵,打輸了除內患的無所謂態度;因此,當唐人商旅突破了沿途地方勢力的阻撓,北上抵達蒲甘城之后,正缺名分大義的驃王,就毫不猶豫的一拍即合派出出使中土的朝貢團來。

    當然了,等到這些國家接受了相應的條件,也讓唐人在當地又了名正言順的據點和突破口之后,接下來無論是作為中土貨物的傾銷市場還是原料產地,或又是日后海外唐人繁衍生息得以做大的聚居地,都將逐漸由不得他們自己做主了。大勢一起就算是日后有所波折,也無傷整體大局了。

    而說到驃國,又不得不說起如今西南方向正在征拓和經營當中的南詔國了。如今洱海平原上的鄭(買嗣)、楊(登)、趙(善政)各家大清平官家族的內戰,尚且還沒有分出勝負來,倒是被卷入其中的南詔蒙氏王族上下男女老幼幾乎都要被殺光了。

    而在這個過程中,洱海平原南部大厘城的段氏家族,在來自占據了弄棟府境內的太平西進部隊曲承裕等人暗中支持下,也在穩步壯大和崛起而聚攏了周邊結境自保城邑百姓,成為小有實力的地方割據勢力,甚至還因此暗中收留了若干王族的幸存者以備萬一。

    所以將來太平軍的主要預期目標,就是未來數年內直接或是間接控制住云南之地,最適宜農耕的滇池流域和洱海平原兩個人口富集和糧食產區;然后初步站穩腳跟之后就可以以當地人口為支撐,大規模開發境內的銀銅鉛等礦產;再通過水運轉送到西川境內之后,以為滿足鑄幣和工業生產上的巨大缺口。

    然后,針對周邊的土蠻勢力的存在。以軍事威懾和蠶食、經濟滲透、文化影響和政治招撫一攬子方案多管齊下,將改土歸流而徹底消化彩云之南,建立起自古以來的統治宣稱權的長遠規劃,盡量留給后世子孫去慢慢完成好了。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郑市| 额敏县| 芜湖市| 姚安县| 巴彦淖尔市| 南郑县| 静海县| 晋中市| 卢龙县| 当涂县| 荥阳市| 双江| 泸水县| 吉林省| 镇赉县| 嘉祥县| 项城市| 遵化市| 财经| 岑巩县| 永德县| 高邑县| 莱阳市| 阿拉善右旗| 壤塘县| 商南县| 沙田区| 龙门县| 横山县| 灵宝市| 丹阳市| 湖州市| 科技| 宜城市| 正镶白旗| 温泉县| 新龙县| 鹿泉市| 遂川县| 大渡口区| 于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