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如果有人和他們爭論,為什么你們總是批評,什么都批評?他們會說,為什么不能批評?” “一個國家也好,個人也好,如果只允許贊美,不允許批評,肯定是會出問題的!” “很多人一下子覺得,”周晨又說了一句,“我不是說你們啊,” 嘖,這還不是? “另外很多人一下子覺得,哇,這話真的好有道理,然后,他們會主動傳播相關的文章和觀點。” 夏菲心虛,我這樣做過,還在微博上轉發過,只是當時確實覺得有些道理。 “還有些人,會因此更進一步,”周晨再次看著大家說,“我不是說你們啊。” 有人再也忍不住,小聲嘀咕道,“怎么感覺你就是在說我們?” “一些人因此迸發出了極大的主觀能動性,那我也可以寫這樣的批評文章啊。” 有些人此時抬頭,我是有寫過類似的文章,但我那真是善意的,是發自公心,是為了我們好。 “我其實清楚,好些人,”周晨又看著大家,“我……” 幾個人忍不住接話,“你不是說我們!” “對,希望大家別誤會,”周晨笑,“我知道,現在一些人之所以這么做,只是想讓自己成為一個公知,其實我也想被稱作公知。” 老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因為互聯網的緣故,相關的進程,也在大大加速,河東河西,現在十年就夠。 一些十年后,侮辱性極強的詞,比如“公知”,現在正熱著,是很多人極力想要得到的頭銜。 因為一些知識分子發表的言論,促成了一些大事的發生,比如強制收容遣送辦法的終止,以及今年開始全面取消的農業稅,所以“公知”這個詞,非常正面,也經常被主流媒體提到。 這個詞,因此象征著極大的榮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