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千金買馬骨(下)-《日月永在》
第(1/3)頁
讓內閣的幾位閣臣在求是報上面來一次登臺亮相。
楊士奇這個提議讓朱允炆頓時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這小子,竟然猜透了他的所思所想以及求是報的創刊本質。
內閣能有什么人?
郁新,洪武年進士,一步一個腳印熬上來的,躬耕戶部是個干吏,天下人都有三分耳聞。
方孝孺,儒林領袖,士族并舉的大才,雖然水分較大,但名氣也是最大的。
解縉,自幼神童美名,天下人也都耳聞過。
最后便是內閣首輔楊寓,他在地方哪有什么名聲啊,就算是自蘇州府找一個學子,你問他認識楊士奇嗎,那學子也是鐵定一臉懵。
千金市馬骨的典例,舉凡是讀過書的儒林學子沒有一個不知道了,而楊士奇和解縉,就是這么兩塊大明政壇最耀眼的‘馬骨’!
今年才剛剛三十六歲的楊士奇,已經做到了內閣首輔的位置上,而距離他入仕翰林,還不到六年!
朝堂上是怎么風言他楊寓的?
佞臣!讒臣!
本事多少沒看出來,倒是這拍馬屁的功夫天下一流;揣摩上意、工于心計,吃相難看,黨同伐異。這些都是朝堂袞袞群臣對楊士奇的直觀印象。
連朝廷之上的同僚都是這么看待他楊士奇的,那地方上沒有跟他楊士奇有過接觸的那些各省藩臺、府縣官吏又該如何看待這么一顆突然乍起的政治巨擘?
“此獠必是千古不出的奸佞讒臣,方能如此深得帝心,迷惑帝聽,以至于步履青云。”
這些背后地方的壞話,都不用猜想也必然是如此的。
而在儒林士子之中,在這個年頭,沒有媒體電視新聞的年代,又能有幾個知道他楊士奇的?
內閣首輔是誰,最底層哪里知道?
而一旦登報,刊文天下。那楊士奇的名聲可就在儒林之中‘臭’不可聞啦。
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可是人之秉性,楊士奇三十六歲文華柄國,這讓地方上那些三四十歲的舉人還活不活了?
除了謾罵腹誹之余,天下人又會不會很羨慕他楊士奇?
又有多少人一邊嘴上罵著,一邊又自己偷摸的效法學習呢?
原來,當今皇帝天子就是一個昏君,只要我等摸明白了帝心,就可以一朝法效楊公,入閣為相,宰執天下!
再結合求是報的刊文規則和獎勵,由不得地方這些學子不絞盡腦汁的在這上面做文章啊。
他朱允炆前腳發了一份詔書,后腳,地方上這些干啥啥不成的學子就要懸梁刺股的揣摩帝心,然后發表迎合拍馬的文章!
忠臣未必是讒臣,但是讒臣,一定是忠臣!
因為讒臣都天天憋著腦子想怎么拍皇帝馬屁了,就說明他知道,他的富貴榮華都掌握在皇帝的手里,他不忠于皇帝,忠于誰?
忠于祖宗嗎?
祖宗都死多少年了,慢說冒煙就算是炸了墳,又能給后代兒孫多少財與權?既然啥都給不了,嘴上說著,誰心里還拿祖宗當回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虎林市|
德江县|
射阳县|
武隆县|
海林市|
潮安县|
原平市|
新闻|
方城县|
格尔木市|
白水县|
新民市|
马龙县|
滦平县|
苍山县|
青海省|
友谊县|
安远县|
鹤峰县|
九江市|
蒲江县|
拜城县|
文安县|
房产|
阿拉善右旗|
汉川市|
楚雄市|
陇西县|
神农架林区|
崇义县|
苏尼特左旗|
福海县|
南宫市|
荆门市|
澄迈县|
永仁县|
邵东县|
宁河县|
恩平市|
怀远县|
玛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