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七十九章:民族文化-《日月永在》


    第(1/3)頁

    大草原的搬遷工作開始有條不紊的進行起來,朱允炆也在東勝衛等到了自己的一眾后妃。

    果然,出宮巡游這種事只有零次和無數次。

    自從出了南京城之后,如非必然,朱允炆是真的不喜歡再悶在皇宮紅墻琉璃瓦之中,那里太悶了,他都恨不得一年都呆在外面。

    甫一見面,馬恩慧就急匆匆的抱住站在朱允炆身后的朱文奎,然后前后左右轉著圈的仔細打量,嘴里還一迭聲的責怪道。

    “你這小子好不懂事,怎么能善做主張的離開侍衛的保護呢,你知不知道都快擔心死為娘了。”

    經歷了那次生死間的驚魂,朱文奎看起來似是沉穩了許多,沒有像馬恩慧哭屈,反而主動寬慰起來。

    “母后勿驚,有父皇保護著,兒臣哪里會有什么意外。”

    馬恩慧這才起身,向著朱允炆見禮,被后者一把扶起。

    “文奎也是朕的兒子,應該的。”

    做皇帝的親臨險地,以身擋箭,僅這一點足堪的上一句慈父了。

    “這幾個月,朝廷里有什么大事嗎?”

    接下了自己的媳婦,翻篇往事后開口說的第一句話,朱允炆還是先問了國事。

    “朝中的事都給您帶了奏本。”

    深知自己丈夫的秉性,馬恩慧便喚人從自己的鳳輦上捧著一摞奏本呈稟。

    “幾位閣老還有高熾都寫了,主要說了一下今年科舉的事,您不在,點一甲的事內閣跟六部碰頭,一起定了下來,狀元是一個名叫曾棨的江西學子。”

    “科舉事關國家未來,他們能坐一起商量著來,慎重處置是好事。”

    朱允炆頷首,當先拿下的便是楊士奇的奏本。

    開篇還是熟悉的歌功頌德,翻到后面來看,也只是著重筆墨說起科舉的事,包括殿試的考定和關于一甲三人的一些簡單介紹。

    曾棨、周述、周孟簡。

    全是江西籍!

    更可怕的便是,三甲進士一百余人,江西籍近八十!

    如果不是朱允炆,建文二年的一甲金榜也會被江西學子包攬,而眼下建文五年的殿試,江西黨還是最大的勝利方。

    朱允炆當場就皺起了眉頭,楊士奇身為江西籍出身的內閣首輔,難道不知道這份金榜會引起的輿論風波嗎,全天下會怎么風言這次科舉?

    而且以朱允炆對后者的了解來說,楊士奇生性謹慎,不可能跟這些老家的士子暗中搞門下籠絡的套路來扶持,他就不怕皇帝心里膈應?

    內閣和六部開碰頭會,大家伙一起定的這份名單,那就是問心無愧。

    “這周述和周孟簡還是親兄弟,兄弟二人同登鼎甲,倒也不失為一段佳話了。”

    放下楊士奇的奏本,朱允炆呵呵一笑,算是把這件事揭了過去。

    朝堂之上,江西勢大,這必是十年之內的大趨勢,要怪,也只能怪其他的省份學子不爭氣。

    當然,這次科舉三甲進士江西士子超七成也很正常,因為這次殿試的選題,就是議江西的士子運動啊。

    那作為運動的發起地,這批科舉入進的士子,可都是當年參加過批孔倒儒運動和神化皇權的革命派,這種殿試考題對他們而言簡直就是送分題。

    如果不是內閣領著六部開會,可能這次三甲錄進就被江西霸榜了。

    而郁新的奏本就只提起了眼下半載朝廷的財政狀況,一句話概括:收成喜人。

    一年兩熟的地方已經開始陸續壓糧入庫,而幾大朝廷官辦的鹽鐵專市也是生意紅火,稅收喜人。

    “行吧,大事小情也就如此了。”

    只匆匆看了幾本,朱允炆便擱置下來,笑著起身:“走,朕帶你們逛逛這呼倫貝爾草原。”

    “這還是妾等這么多年來第一回來到這大草原呢。”

    一行六七人上了朱允炆的駕輅,興致勃勃的開始了這次草原踏青的家庭旅行。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运城市| 靖宇县| 怀来县| 徐水县| 清镇市| 扎囊县| 江都市| 呈贡县| 易门县| 白水县| 黄大仙区| 铅山县| 常宁市| 彝良县| 开平市| 平度市| 兖州市| 北票市| 公主岭市| 故城县| 太仆寺旗| 北宁市| 溧水县| 东乡县| 若尔盖县| 右玉县| 额敏县| 安陆市| 宣恩县| 岑溪市| 游戏| 阿克| 留坝县| 宜都市| 正镶白旗| 会同县| 台江县| 三都| 甘肃省| 焉耆| 湘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