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民族文化-《日月永在》
第(3/3)頁
動這兩樣就是背叛祖宗,這是多么缺乏文化自信和民族自尊的表現(xiàn)?
什么時候,偉大的漢民族淪落到要靠一頭長發(fā)和一身長袍寬袖才能證明民族的存在感了?
朱允炆前世的時候,因為他的身份,他認識很多文化領(lǐng)域的大牛,看著那些號召天下人復古的權(quán)威,參加某些重要會議之前,都往往先鄭重其事的理個發(fā),然后換上一身帥氣西裝。
你還真是夠不要臉的。
工人頂著一頭長發(fā)在工廠的流水線上發(fā)生意外,你給錢嗎?
救生員穿著厚重的衣服還救哪門子的人?
當年國家為了快速的富強,帶領(lǐng)全國人民擺脫殖民者的統(tǒng)治,堅定不移的走變法圖強道路,多少祖宗的文化被時代所淘汰和證明了其落后性,這難道不算背叛祖宗嗎?
不改,亡國滅種。
朱允炆很了解這么一群叫嚷著復古權(quán)威的心態(tài),因為他們覺得一件衣服影響不了亡國滅種這種大事,所以改不改的不重要。
而恰恰是因為大量的民族文化已經(jīng)在朝代的演變中被淘汰和變革掉,所以后世人在看到少民節(jié)日時那穿著傳統(tǒng)服飾載歌載舞的場面時會有一種緊迫感:他們竟然會因此覺得漢民族的文化快要滅亡了。
他們唯恐天下不亂的放大這件事情,然后開始呼吁拯救我們的民族。
朱允炆真的只想說一句:“這些少民保存的服裝很好看,所以他們是少民!”
漢民族自上古先民時期誕生,幾千年一直在變,在瀕臨滅亡之前,我們一定會迅速的找到最佳的改變方式,而后便迅速的富強起來,存活下去。
好像變色龍一般。
“孩子,你知道我們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什么嗎?”
朱允炆拉起朱文奎,讓他坐到自己的身邊,語重心長的說道:“因為我們民族骨子里有著一股子傲氣,我們自詡天朝上國,所以我們在盛世的時候不屑于學習蠻夷的生活習俗。
但同樣是因為這一股傲氣,我們更無法忍受被蠻夷滅亡,一旦到了生死間抉擇的地步,我們就會尋求最佳的救亡圖存的辦法。為了民族的延續(xù),我們可以改變,繼而衍生出新的,更璀璨的文明。
衣服只是用來御寒的,嫘祖創(chuàng)造衣服的初心也只是用來御寒的,一件衣服承受不住民族文明這個重擔,換一身衣服更不應該戴上背叛民族這么重的帽子。
不要讓一件衣服蒙住你的心,束縛住你的思想,君王不應該被舊有的文化束縛腳步,不然咱們的國家就會閉關(guān)鎖國,固步自封。”
“既然父皇也有這種看法,為什么父皇不愿意推行這項變革呢。”
朱文奎昂起小腦袋,滿滿的疑惑不解。
朱允炆便無奈的搖搖頭,嘆了口氣:“這就好比你小的時候,朕不讓你爬高,你卻非要爬,摔倒了知道疼也就不爬了是一個道理。
他們習以為常的生活習慣,只有漸漸被時代的發(fā)展所淘汰時他們自然而然就會改變,外力強迫他們改變,只會引來謾罵和不理解。
鄉(xiāng)野的農(nóng)民你見有幾個像朕這般的密發(fā)?烈日當頭,可是會中暑而死的。
江河邊的纖夫你見有幾個穿著衣裳?因為水會加重他們的負擔,也會使他們花錢買的衣服潰爛。
所以只要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變革,這些咱們生活中的一些習俗會自然而然的逐漸改變,既然早晚都會變,朕又為什么還要來做這個罪人呢?”
等到將來大明有了工廠,當出現(xiàn)第一個因為頭發(fā)而傷亡的工人,不用朝廷出面,工人自己也會開始控制頭發(fā)的長度。
提前要求改變,雖然會減少傷亡,但一樣會被罵個狗血噴頭。
既然你們頭鐵,那就讓你們自己去變吧。
朱允炆身旁的馬恩慧捂嘴笑了起來:“陛下這是拿百姓當孩子來養(yǎng)啊。”
“朕是天下人的君父,這天下百姓可不就是朕的孩子嗎。”
談笑聲中,一行人總算來到了一處清空的牧場,雙喜在外面報了一聲。
“陛下,幾位娘娘,咱們到了。”
“走。”
朱允炆一揮手:“咱們騎騎馬,逛逛草原,晚上朕給你們烤羊肉串吃。”
燒烤皇帝模式上線。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坪县|
化州市|
新竹县|
伊通|
木里|
华坪县|
阿坝|
广汉市|
措勤县|
确山县|
双桥区|
潮安县|
延川县|
米脂县|
电白县|
建德市|
青浦区|
凤城市|
娄烦县|
庄浪县|
永登县|
崇左市|
蓝山县|
汽车|
鹤岗市|
汉中市|
甘孜县|
云浮市|
朝阳市|
乡城县|
友谊县|
桂平市|
陵川县|
翁源县|
宕昌县|
邯郸县|
封丘县|
遂宁市|
武宁县|
双牌县|
布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