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百零四章:勾勒二五計劃的藍圖(四)-《日月永在》


    第(1/3)頁

    關于大明是否遷都的事項上,朱允炆與內閣之間的分歧是存在的,并且很大,這個議項,也是朱允炆這個皇帝主動提出來的。

    南京的高度富庶和江南舒適的生存環境,都在悄無聲息的腐蝕著這片土地上數百萬人的心氣。

    無論是宗親、武勛,還是達官顯貴,夜間都燭火通明,四處歡聲笑語的南京城,委實太過于喧囂吵鬧了。

    這是一種看不見的墮落,每個人對看待這種問題的角度也是不一樣的。

    就好比與后世‘網絡游戲對未成年孩子的毒害’,在不同家長的眼中來看待也有不一樣的答案,有的說責任出在孩子和家長的監管力度上,有的就把責任全部推給游戲制造商,認為孩子不具備大人般成熟的自制力和分辨學習能力。

    這種分歧,你無法達到全國統一。

    以楊士奇為首的內閣不希望遷都,因為他們本身都是江南籍,更習慣南京的風土氣候,距離老家也近,而且置業多在京畿周遭,遷都,對他們本身的利益破壞巨大。

    另一個原因,便是楊士奇曾向朱允炆提出的。

    “如北平改北京,遷權貴、官員、富戶實北地,則不消三十載,北京亦富庶超江南,如此百年之后,陛下所憂,豈不舊日重現?”

    誰敢說后世的北京不繁華,燈紅酒綠哪里遜色上海了?

    朱棣遷都,三次遷江南富賈實北京,等到明中期,一樣是歌舞升平。

    那時候得虧草原坐大,瓦剌韃靼年年侵擾,迫于外部的軍事威脅,北京上下還算的上是嚴陣以待,不綴警戒之心。

    但現在的大明,北方也沒有外部威脅啊。

    那一百年之后,北京的權貴該腐敗的還是要腐敗。

    遷都就失去了其積極的意義。

    “遷都之事,恕臣之言,弊大于利。”

    這是在乾清宮時,楊士奇直言不諱的原話:“江南乃朝廷賦稅種地,若中樞北上,疏于監管,可能會導致賦稅降低,地方沆瀣一氣、腐敗叢生之現象。現今北地口不足兩千萬,不及江南一半,強行北遷,假日江南坐大,不利地方穩定。”

    總的來說,楊士奇的建議都很有道理,一度也讓朱允炆猶豫了許久,但最終他還是強硬的定下了這件事。

    “朕欲北上,原因眾多,而今北方民族林立,需加大監管和同化進度,以免形成假日內亂之禍根。

    二一個,也是將來為西北戰事所牽,開疆拓土之殊榮,朕為帝王者,實難割舍。至于江南之事,朕不妨直言,南直隸一分為二,置安徽、江蘇兩省。往來通訊監管,自北京南下往南京的京道早已竣工,陸路不消五六日,海路更快,勿憂掛懷。”

    其實,還有一個很主觀的因素,朱允炆并沒有說出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六枝特区| 微博| 壤塘县| 香河县| 松原市| 麦盖提县| 含山县| 扎鲁特旗| 保山市| 泸定县| 行唐县| 恩平市| 鄂托克前旗| 邛崃市| 通州区| 哈巴河县| 晋江市| 微山县| 留坝县| 阜宁县| 恩平市| 景泰县| 万载县| 五华县| 凯里市| 射阳县| 巴青县| 宁武县| 布拖县| 盐边县| 利津县| 乌兰察布市| 常州市| 中江县| 龙门县| 岳西县| 那曲县| 罗江县| 桃园县| 达日县| 边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