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劍南春-《日月永在》
第(2/3)頁
李二寶被他這突然的一拽嚇了一跳,一邊被拖著走,一邊嘴里嘟囔:“誒三哥,你別總那么心急啊,咱倆在合計合計。”
“還合計個屁,等鄉親們離了村,再想找大家伙都不好找。”
兩人一前一后的趕到村頭村長家里,小老頭這會正悠哉的靠在太師椅里品茶呢。
村里動遷,就數這小老頭最開心。
十幾畝地,大幾百兩雪花銀,老頭心里盤算著自己也沒幾年好活了,每曾想,這日子臨了臨了的歲數,還能享個幾年清福。
家里幾個兒子自打賣地后,也陡然孝順了不少,家里一派父慈子孝。
老頭心里還在美著,李三跟李二寶就尋了過來,屁股沒落座呢,李三就開門見山說了來意。
全村集資,搞個大型釀酒坊?
老頭被李三的提議說懵了。
種了一輩子地,打祖上就在湖北種地,到后來遷到這四川也還是種地,三個兒子要說種地,那也個頂個是把子好手。
幾代人凈種地了,誰也沒動過做買賣的心思啊。
老頭還在遲疑,家里幾個兒子反倒是先開了腔。
“不成,不成。”
老大第一個張嘴,對李三的這個提議直接嚴詞拒絕:“不會釀、不想釀。”
老二也沒什么文化,說不出別的理由,但會點頭:“大哥說的對。”
就剩一個老三了,秉著幫親不幫外的理也點頭:“大哥二哥說的對。”
但三兄弟心里的小算盤李三直接一語道破。
“啥子不會,二寶都說了,這東西不難,好學的很,我看你們仨,就是想著分了大爺的錢好進城尋歡找樂子。
大爺,你可不能在這個時候糊涂咯,你只要把錢一分,百十兩銀子看著多,但坐吃山空、花天酒地,那也是快的很就花光。”
這番話把三兄弟都說急了,老大更是擼起袖子打算揍李三,被老頭一聲喝住。
老頭雖然老了,但心不瞎,賣地之后幾個兒子突然變孝順的原因他心知肚明,不就是惦記賣地的銀子而已。
兒子惦記老子的家產,天經地義。
老頭也沒打算說都攥在自己手里,分肯定是要拿出來分的,不過李三這番話卻說的他很是動容。
分賬容易,但分完之后,保不齊窮一輩子的三個娃把持不住,萬一進城染了黃賭,百十來兩銀子怕就成了一夢黃粱。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進城可還得買房呢。”
這時候,李三又添了一把火:“眼下成都城里的房價可不便宜,您要一家伙著住,那也要買個五六間,分家住,更不得了。”
說完,還捅咕了身旁的李二寶兩下,示意后者幫個腔。
李二寶回過神,明白了李三的意思,忙不迭的點頭:“是啊大爺,三哥說的對,這釀酒可以搞,不難學,我這打小就進城給人做工,這么些年,從頭到尾可都學會了,我來教大家,保準學的快。
眼下糧價便宜,酒坊的效益還不錯,而且您想,這時候整個成都府退了幾百萬畝的耕地,可是大幾千萬兩銀子撒了出去,家家戶戶都有了錢,兜里一有錢,可不就下個館子、逛個窯子,這酒水還愁賣不出去?
糧價低、酒價漲,要發財的。”
倆人一唱一和,別說老頭了,三個兒子這會都動了心。
細琢磨,還真是這個道理。
雖然李三等人只是一群沒什么文化的農民,不懂啥叫經濟學中的通貨膨脹,但并不妨礙他們仍然可以看出這其中的商機。
朝廷這次為四川退耕的事,準備了上億兩退耕銀,制造了幾十萬脫產拆遷戶,這群人一起消費,但四川地界流通的市場貨物和儲備數量卻不能提供有力支持,就會造成需求大于供給,如此一來,通貨膨脹現象那是勢必會出現的。
但通貨膨脹并不全然是淺顯的壞處。
更不要認為一旦通貨膨脹,老百姓就活不下去了。
在退耕之事定下來之后,前文就提到過,嚴震直向朱允炆提過要為此預留儲備糧一千五百萬石。
為的,就是預防四川的通貨膨脹現象。
雖然糧食不能提供所有的需求供給,但糧食是基礎物價的紅線。
其余的,無非就是生活中的其他所需物資,譬如果蔬、肉食、鹽油醬醋、木柴煤炭等物。
這些東西會有一段時間的暴漲,不過朱允炆跟內閣也都做好了準備。
這事亦有提及。
最多無非是一個建文十二年,等到轉過年勢必又會回落。
而有儲備糧的支持,四川的百姓實際上不會受到多大的沖擊,因為不膨脹的時候他們日常生活中也不會買肉、買水果等食品。過冬也不會燒木炭取暖這般奢侈。
無非就是做飯的時候,少放些鹽巴、醬醋等作料。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名县|
北碚区|
屏边|
安阳市|
岑溪市|
洪湖市|
温州市|
大姚县|
夏邑县|
寿阳县|
梅州市|
东海县|
凌云县|
孟州市|
富锦市|
南漳县|
阿图什市|
高雄市|
临安市|
台湾省|
朔州市|
北流市|
翁源县|
广灵县|
桃园市|
秦安县|
聂荣县|
桃园市|
南昌市|
娄底市|
广州市|
进贤县|
永吉县|
临海市|
八宿县|
阳曲县|
奉化市|
永德县|
淅川县|
朔州市|
定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