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劍南春-《日月永在》
第(3/3)頁
等到自貢的鹽井擴產,釋放出來的脫產群體如李三等人一般,建立起一個又一個家庭作坊、集群作坊后,這些所有的生活物價就會回到之前的價位,甚至更低。
所以階段性的通貨膨脹,簡單的解釋,可以理解為一種利好、一次風口。
比如,現代社會中每次大規模拆遷都會使得搬家公司的費用上漲、房屋租賃金上漲,而最離譜的,就是連夜場小姐姐的小費都跟著上漲。
等到生活物價平抑下來,服務產業就會緊隨其后的發展壯大,至于服務產業的價格上漲,跟老百姓是沒有任何關系的。
對大明時期的百姓來說,像逛青樓、聽戲曲這種服務業,什么時候成為評定生活質量的一項指標了。
李三是鐵了心要搞自營業,想賺錢發財,而他的一番侃侃而談,也讓村長老頭頗為動心。
加上李二寶在一旁的幫襯配合,很快便達成了共識。
而有了村長老頭的加入,說服全村人一起集資興廠、大半酒坊的想法就很容易實現了。
村民鄉親們多沒文化主見,有村長的帶頭,加上李三、李二寶巧舌如簧的鼓動,加上對進城后未知的生活抗拒,大家伙還是愿意留在幾十年的村子里生活。
于是,建造李家釀酒坊的事業就此提上日程。
“那咱們字號叫什么名字?”
在采買回來的一大堆工具設備前,李二寶一邊安裝,一邊向不遠處忙活的李三問道:“要不,就叫李家酒?”
取名字這么文雅、高難度的任務,李三的文化水平哪里回答的上來,只好把這事推給村長來拿主意。
老頭也不行,好在村里有一個讀過書的酸文人,雖說沒考上功名吧,但肚子里的墨水還算有一點。
“要不叫蜀都酒?”
“這名字城里已經有酒坊起過了。”
這下可難住了讀書人,他念叨著:“咱們巴蜀大地,有啥出名的?”
“熊貓,皇帝老子給起的名字。”李二寶念叨了一句。
讀書人就遲疑道:“那叫熊貓酒?也不好聽啊,什么蛇酒、虎鞭酒等好理解,咱這熊貓酒要讓不知道的人聽了,還以為是把熊貓泡酒缸里釀出來的呢。”
“那還有啥出名的啊。”
李三在旁邊嚷嚷:“咱們四川有名氣的,無非就是那幾個,劉備劉皇叔,武侯諸葛孔明,李白的蜀道難。”
“大耳朵酒、臥龍酒、蜀道酒?”
讀書人嘀咕一通,一點都不滿意,突然他的眼睛亮了起來。
“誒,咱們四川,幾千年來可是有不少雄關那也是天下聞名啊。”
欲入西川,由北自南真可謂雄關天塹不少。
“哪個雄關最有名氣?”
“劍閣。”
老頭在一旁幫了句腔:“自古破劍閣方可入蜀中,這話是城里說書先生講的。”
“那就叫劍閣酒。”
村長的大兒子在旁邊插了一句嘴,一個名字念叨了半天,他都急了。
倒數讀書人來了靈感。
“劍閣酒不好聽,咱們成都在劍閣之南,依我說,不如叫劍南酒。”
劍南、賤男?
喝這酒的男人犯賤不成?亦或者說這酒賤?
這不影響銷量嘛。
村長拉了臉:“不行,此名有傷大雅。”
“那要不,就把酒字給去掉,咱們賣的本身就是酒,沒必要還在加上一個酒字反倒顯得刻意了些,就好比人家江南那女兒紅,也沒說在最后加上個酒字。”
讀書人想著:“時下是秋天,劍南秋如何?”
“秋為凋零之季、草枯葉落,不吉利。”
讀書人一拍大腿:“所謂一年之計在于春,春為萬物生長,諭示生生不息,不如就叫劍南春,也盼一個好彩頭,預祝咱們村里的酒,能向天地自然生長那般,可以越賣越好。”
劍南春?
大家伙咂摸一番,都覺得此名不錯,紛紛點頭。
“好名字,那就如此定下來了。”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禾县|
姚安县|
水城县|
攀枝花市|
瑞昌市|
南涧|
汶川县|
明水县|
盐池县|
西和县|
柘城县|
平乡县|
色达县|
灯塔市|
闵行区|
尉氏县|
桓台县|
恩施市|
竹溪县|
蒙自县|
泸西县|
庐江县|
SHOW|
永平县|
修文县|
陆良县|
麻栗坡县|
寿光市|
曲沃县|
同德县|
铁岭县|
博湖县|
蒙阴县|
宜兰县|
麻栗坡县|
密山市|
凉城县|
尉氏县|
合江县|
临漳县|
上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