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是的,這法子確實是好。最妙的是竟如此別出心裁,真不知道這個周子木腦子里裝的究竟是什么。 雖說身在天潢貴胄之家,金銀珠寶看得都審美疲勞了。 但福建那邊每年幾十萬兩軍費的空缺還是讓王爺心憂如焚,為了戰爭,為了邊功,為了王府的臉面,只要有錢什么都好說。 為此,王爺甚至不惜接收往日恨得牙關癢癢的陳洪的輸城,收他入門。可即便如此,也就從陛下的內帑挪借了幾萬兩銀子,這點錢對譚綸來說只不過是毛毛雨,杯水不能救車薪。 為這事,高祭酒、張太岳抓破頭皮,卻也沒有拿出個切實可行的方法。 想不到如此復雜的事情,靠周楠這一句話就解決了。 周楠見嘉善神色大動,心中得意。 也站起來,二人肩并肩沿著什剎海朝前走去。 周楠如此無禮嘉善公主微微皺了一下眉頭,往日出行的時候,什么人敢和她站在一起,誰不都是必恭必敬跟在身后。 可是,又不好明言,只得低下頭跟著。 周楠唰一聲打開折扇,扇了扇,笑道:“自然是高明的,這次咱們也效法宋高宗,賣他三五百份度牒。也不多要,每張折合現銀五百兩,輕易就把福建那邊所需的軍資給解決了。” 嘉善公主遲疑了片刻:“一下子賣三五百份度牒,聲勢是不是太大了,須防備言官諫言,又是許多麻煩。” “不然。”周楠說:“我不是道錄司的右正嗎,這幾日我看了看手頭的文擋。如今兩京十三布政使司共有道士四萬有奇,僧錄司那邊本官不是太清楚,估計還要多些,至少有十萬之眾。” 佛家走的是民間路線,傳播的力度比道教大得多,就拿周楠當初所在的安東縣來說,就有寺院三座,僧人上百。至于道觀,卻只有可憐巴巴的一間,可見道爺們對傳播教義興趣不大,以免得耽誤了自己修行。 安東縣尚且如此,別的地方估計也是一樣。 嘉善聞言吃了一驚:“僧道竟然有這么多,僧道的人數一多,納稅服役的人就少了。” 周楠一笑,指著她道:“再多能多過讀書人和官吏縉紳,別忘記了,我大明朝有億萬生民,區區十萬僧道不過是滄海一粟,算不得什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