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士不可不弘毅-《閑臣風流》
第(1/3)頁
整整一天周楠都處于忙碌之中,忙著將手頭的公務都處置干凈,實在處置不完的就交給史文江。又將手下都召集在一起訓話,說本大老爺要去參加順天府的鄉試,在沒出考場之前,不會再來衙門了。有事情你們自己酌情辦理,實在吃不準就交給史先生。
本官不在的時候,史先生可以全權代表我。
經過安撫和解釋,史文江答應再站一班崗。說,周大人你如果中舉,在下繼續為你效力。否則,我自另尋活路。
周楠還能說什么了,惟有苦笑??磥?,自己也只有中舉這一條路可以走了。
忙了一天,次日,周楠進了內書堂,開始給內侍學生們上課。
剛進學堂,就聽到下面低聲議論:“三賜先生到了?!?
周楠一聽,楞住了,自己什么時候得了這么個綽號,是可忍,孰不可忍??!
在這兩日,京城勛貴和內廷圈里,周子木的名頭更響。你想啊,周大人隨侍君前代表皇帝給京城各大道觀布施,兩次差事都辦得龍顏大悅。第一次,皇帝先后三次封賞,周先生的委任狀拿到手軟;第二次,長公主殿下也是三次賞賜財物。
這樣的恩寵,國朝以來前所未有,即便是當年權傾天下的錦衣衛陸炳陸指揮使也不過如此。
雖說周大人將來很有可能被成為天子女婿,不能做官。可他在陛下那里有不小的影響力,簡在帝心就是權力?。?
在京城勛戚和內廷圈心目中,老周已經成為年輕一代皇權的代言人了。
眾學生看老師的目光中自多了一分崇敬。
周楠心里不是滋味,咳嗽一聲:“上課了,為師今天要教的內容是《隋唐租庸調制的沿革,以及和我大明朝丁畝的關系》。所謂租,就是田賦;庸,身庸;調,徭役。唐代在以前均田制基礎上實行的田租、身庸、戶調三者合一的賦役制度。北周時的裴俠征收庸,用以代役。隋文帝開皇十年,規定丁男五十歲免役收庸,允許交布帛以代替力役……我朝實行的是丁畝分離制,人口徭役和畝稅單獨征收……”
“……如此,問題就來了。有貧困家庭勞動力充沛,可名下卻沒有田產,國家也征收不了多少賦稅。而有的人家卻良田千畝,在征丁口的時候也征不上來多少。顯然,這個丁畝分離的稅收制度不甚合理……”
周楠本是基層公務員出身,熟悉地方民情。他和其他教習授課的時候子曰詩云不同,專授經世濟用的學問,加上口才了得,聽起來非常有趣。
倒不是叫學生們不學圣人之言,其實,在場的兩百多學生誰不是十年寒窗出來的。就其學問未必就輸于周楠,真叫他們去考,大家中個秀才也不是什么難事。
這些人都是內廷的精英,將來是要做內相治理天下的,如果不知道周楠教授的學問的價值。
一個個都聽得如癡如醉,并在心中計較,當年我若是執政司禮監,又該如何改革這一弊端?
丁畝合一本是張居正新法的重要內容。
張居正改革有三項重要綱領:一條鞭法、考成法和清丈天下田產丁畝合一。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阳市|
独山县|
石台县|
且末县|
新宁县|
托克逊县|
柘荣县|
郧西县|
大竹县|
巴塘县|
来宾市|
大埔县|
清新县|
大渡口区|
会东县|
弥渡县|
资阳市|
沙洋县|
永顺县|
东源县|
阿尔山市|
鸡西市|
芒康县|
竹溪县|
竹山县|
宁河县|
于田县|
蓬安县|
泉州市|
宜兰市|
洪雅县|
基隆市|
遂宁市|
来安县|
隆德县|
马鞍山市|
文山县|
错那县|
通榆县|
白河县|
乐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