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于是給事中陳懋劾廣東一干官員其縱寇殃民,又道,若是遇到地方寇亂,便一味招撫,并許與官爵,豈不是宋時宣和舊事重演?此風不可長,此例不可開,當重處一干地方官吏,為后者戒。 一篇彈劾折子洋洋灑灑三千來字,簡直就是殺氣騰騰。 這個陳給事中折子中大概意思是說,李文彪謀逆作亂,乃是誅三族的大罪,朝廷自該派大軍征剿。嶺南民不服王化,當給他們一點教訓,如此,畏威才能懷德。 現在廣東那邊的官員倒好,竟提議招撫,還許于高官,這簡直就是開了個極其惡劣的先例。 試想,如果造反都可以被原諒,甚至封官。天下郁郁不得志的人何其之多,如果他們一想當官了就起兵造反,反正朝廷最后都會招撫了事。這就是所謂的“想當官,殺人放火受招安?!蹦敲矗掖竺骱退纬钟惺裁磪^別? 依陳給事中看來,不但不能招安李文彪,朝廷還得追究廣東地方官員丟城失地之罪。 內閣收到陳懋的彈劾折子之后抽了一口冷氣,丟城失地這個罪名好大,按照《大明律》這個可是死罪。別說丟掉城池了,當初的薊遼總督因為在外敵入寇的時候,為避敵人鋒芒固守城池,都被關在天牢里一年多,差點丟了性命。南粵的事情如果嚴格按照律法來辦,也不知道要殺多少官吏。 廣東位于抗倭第一線,在浙南一片糜爛的形勢下,粵東北乃是前線物資的運輸通道。如果將當地官員一網打盡,譚綸那邊還怎么打? 況且,若說是丟城失地,自倭寇入侵以來,丟掉城池的人多了。追究下去,豈不是要殺得人頭滾滾,豈不是要將東南的官吏換個遍? 內閣的閣老們協理陰陽,著眼全局,考慮問題的思維方式和一般人自然不同,也知道如果都依陳給事中的,東南局勢立即就會不可收拾,自然不肯叫陳給事中亂來。 問題是,科道言官是獨立于行政的一套系統,閣老們拿他也沒有辦法。 陳懋一心要把事情搞大撈取政績和名聲,你又如之奈何? 廷議了幾次,大老們拿陳懋也沒有辦法。 這個時候,關鍵就是皇帝的態度了。 大明朝的皇帝就起地位來說,相當于后世的憲法,是一個仲裁者,并不插手實際的政務。 嘉靖也覺得陳給事中此舉頗為偏激,若放任他在朝堂上亂鬧也不是辦法。畢竟,福建戰局才是當今最重要的大事,便下旨說一切為大局為重。東南一地已然糜爛,當鎮之以靜。地方流匪作亂,固然要以王霸之道剿殺,但也要輔之以教化。不教而誅,謂之虐。 既然皇帝也有意招撫,那就沒什么好說的了。但不甘心的陳給事中這個時候將了天子一軍:據臣所知,李文彪裹脅了上萬百姓,若要招撫,都需妥善安置。臣大約估算了一下,至少需要一年時間。以每人每天五十文錢的消耗計算,每月就得用銀兩萬,一年二十萬。請問,這筆錢誰來掏?還請陛下發內帑宣撫之。 嘉靖一聽,心中直想罵娘。繞了半天,怎么繞到朕頭上來了。合著國家一有事,你們就打我內庫銀子的主意,朕又要你等何用? 他嚴重懷疑這事是科道和朝臣聯合起來給自己設的一個圈套,想的就是騙他的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