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最終,通過這樣的散播,在三年內移民兩百萬到三百萬人,這當然是一個非常理想的數字,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如果能夠動員大明的海船,把這些人運出去并不是什么難題,到那時,這兩三百萬移民就會像蒲公英的種子一樣,在南洋散播華夏文明,完成華夏的第三次擴張,就像歷史上漢人從中原越過長江,大規模移民長江以南,甚至嶺南地區一樣,或許現在看起來那些地方充斥著“土著蠻夷”,可只需要兩百年,那里就會變成與大明沒有多少區別的內地,沐英的十幾萬屯田兵就把云南變成了“自古以來”的一部分,讓當地的土人改說官話,讓云南變得一個與內地并沒有多少區別的省份,更何況是千百萬移民! 只要有兩百年的時間,東南亞就不再是東南亞,而是華夏民族繼黃河、長江之后的第三次大擴張!甚至只要一想到那一幕,朱國強的腦海中總是會浮現出那句“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明土”。 那才是真正的帝國啊! 可是現在,計劃可以稍稍改變一下,畢竟,眼下自己需要擴充軍事力量,僅僅只有十萬軍隊,顯然不能完成三年后的那個任務。 相比于尋常百姓,這批勞工是最容易訓練成軍隊的一群人,甚至比山東的鄉兵更容操練,因為他們——一無所有! 一無所有的人更懂得珍惜! “按照山東巡撫衙門送來的公文,現在山東大概有七十六萬勞工,這些勞工目前分布各地的官道以及水利工程工地上。” “七十六萬啊!可真不少啊!” 想了想,朱國強說道。 “傳令給山東巡撫,考慮到目前流寇肆虐,為了避免勞工被人煽動,便于管理,對勞工實施軍事化管理,對所有的勞工進行編隊,并且利用閑時進行操練……” 七十六萬勞工,即便是那些人里不全是真正的壯丁,可哪怕就是只有二三十萬壯丁,就是訓練好了,那可就是二三十萬預備役,有了這幾十萬預備役擱在那,再加上山東的鄉兵,自己的麾下差不多就有百萬大軍了。 當然,這是理論上的數字,畢竟山東的鄉兵大都不過只是一群民壯而已,要是嚴格的說起來,他們的戰斗力并不比流寇強多少,頂多也就是在武器裝備上占有一定的優勢,有大量的腰刀長槍,僅此而已。嗯,他們還有一些盔甲,尤其是濟南的鄉兵精銳,擁有幾萬件各種盔甲。 不過,即便是如此,他們竟然是缺乏訓練的預備役,或許這些人并不能夠和滿清精銳作戰。但是和流寇打仗還是沒有問題的。 去年,流入山東的不僅僅只有流民,同樣也有流寇,只不過他們還沒有成勢,就已經被鄉兵給收拾了。 正是那些鄉兵維護了山東地界的太。不過,想要把他們全部征召出省作戰,倒也不困難,只要有足夠的軍餉就行,只是,征召之后同樣也需要訓練呀。 先一步步的來吧。先把底子打好,有了這么百十萬的預備役做后備,最少不需要再擔心流寇像洪水一樣淹沒官軍。 都眾人又商量了一些其他事情,就在剛剛散會時,有人過來稟報到。 “世子爺,王府派人送來急信!”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