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終于,又一次來到了南京。 不過在船隊抵達南京后,朱國強并沒有直接進城,而是徑直去了忠烈祠。 乘馬來到忠烈祠后,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壯闊巍峨的“忠烈祠”主殿,它的主體結構借鑒了唐代的含元殿,主殿前方左右分峙兩座配殿,這座忠烈祠,甚至可以說是宋代之后最大的宮殿建筑,其營制遠超過京城的皇極殿。究其原因倒不是技術進步,而是因為從臺灣運來的巨木滿足了建造大殿的需要。 當然,這絕對是“逾制”,要是換成其它人,估計會被言官給噴死,但是又有幾個人敢噴平虜大將軍? 說其他人可以邀名買直,可噴平虜大將軍呢? 很有可能會沒命的。 不過,這座建于三丈許高臺上的忠烈祠,自其建成后,便以其壯闊巍峨而聞名大江南北,而“忠烈”二字,也是倍受人們景仰。甚至成為了許多來南京的商人、士子必定游覽的地方,如果再等十幾年,等到園區的松柏長成之后,這里的景致必定更為優美。 整個忠烈祠背依青山,層層遞進,莊嚴肅穆。置身其中,朱國強沉默良久,拾階而上時,他會把目光投到兩側,兩側盡是林立的墓碑,白色的墓碑立于雪地之中,就像是一排排等待將軍檢閱的將士,這里安葬著數萬陣亡明軍將士,他們埋葬于此,埋葬于孝陵之側。 其中甚至還有于遼東、朝鮮等地陣亡平虜軍將士,他們也被安葬于此,陣亡后安葬于忠烈祠,這是許多將士共同的心愿,因為這里是絕佳的風水寶地。甚至在許多將士的眼中,能夠的安葬于此,本身就是一種榮耀。 “大將軍,臣無所圖,只盼著將來身后時,能夠安葬于此,與眾將士一同為高皇帝守陵。” 陪在大將軍身邊的梅春,對孝陵有著極為特殊的情感,畢竟,梅家世代守衛著孝陵,能夠安葬于此,那也是無比的榮幸啊! “嗯……” 默默的點點頭,朱國強將目光投向中雪地中白色花崗石制成的墓碑,然后輕聲說道。 “這些陣亡的將士來自五湖四海,他們素不相識,他們各有不同,但他們都是為保護這個國家付出了生命,最后相聚于忠烈祠……” 朱國強的話聲不大,這一刻,他似乎忘記了修建忠烈祠的初衷,當初他確實有著想籍此收買人心的想法,但是現在,當看著那些整齊排列的墓碑時,那一絲功利之心卻散去了,只剩下了發自內心的景仰。 如果不是這些人的犧牲與付出,這個國家必定會在今年淪喪,是他們支撐起了這個民族,他們理應享有最高規格的祭祀。 將來,大明的皇帝與皇后必須每年來此參拜……你們放心,你們的功績,絕不會被抹殺,世人必定會牢牢的記住你們的功績。 在心里默默的許下這個誓言時,進入主殿后,看著那個書寫著“大明陣亡將士總神位”的高大牌位,朱國強神情肅穆的看了片刻,就在他想要長揖時,手頓于胸前,沉思片刻后卻突然跪拜下去。 “大將軍……” 梅春等人在大驚失色的同時,也紛紛跪拜于地。 不需要什么言語,也不需要其它的表示,只需要如此一跪,便可以表明朱國強的態度。 在這些為國犧牲的將士面前,任何人都理應該屈膝跪拜,感激他們的犧牲與付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