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人心不穩(wěn)隊伍不好帶啊! 李自成頗為贊同的點點頭,這陣子進京之后,每天都有各地送來的文書,多數(shù)是留守長安的權(quán)將軍澤侯田見秀轉(zhuǎn)來的,也有由各地送來的,還有從河南來的,也有從駐守太原的文水伯陳永福處送來的,以及從駐守保定的權(quán)將軍劉芳亮處送來的。這些紛紛從遠近各地送來的文書,各地的消息都提到了人心紛亂,許多歸降的地方趕走了大順的官吏,重新迎來了的明朝的官吏。 山西如此,河南如此,甚至就連陜西各地也很不穩(wěn)。為什么會這樣?歸根結(jié)底還是因為朱慈穎那小子拿著遺詔當(dāng)令旗,在那里以監(jiān)國,以皇帝自居號令天下,結(jié)果不曾想,那些個愚民還相信他。 “捷軒,武將們有何主張?” 劉宗敏知道李侔主張持重,但是不予重視,坐著回答說: “武將們都主張討伐。兵貴神速,越快越好。” 李自成又望著李過問道: “李過,你的意下如何?” 李過恭敬地站起來說: “朱逆口口聲聲的告訴天下咱們是賊,決意與我大順為敵,所以我們之間必定會有一戰(zhàn)。臣以為遲戰(zhàn)不如速戰(zhàn);拖延時日,于我不利。不過我軍進京以后,軍紀已不如前,雖說已經(jīng)斬了幾個違犯軍紀的人,但敗壞軍紀的事,仍在不斷發(fā)生。倘若趕快出師東征,全軍同仇敵汽,軍心必定可以立刻振作。所以臣贊同立即出兵。此事迫在眼前,無可回避。至于登基大典之事,請恕侄臣死罪,不妨推遲一段時間再從長計議。” 李自成聽到李過建議他推遲登基大典,臉色頓時一寒,心中一震的同時心中閃過一道殺意。但很快又鎮(zhèn)靜下來,李過是他的親侄子,對他必定是忠心耿耿,而且確實像他說的那樣,兵貴神速。 但是……當(dāng)皇帝也很重要呀! 要不是為了在京城登基,怎么可能會一路打到京城,在長安老家多好。 一時拿不定主意的李自成,隨即向顧君恩問道: “推遲登基大典可能會動搖天下人心,也會讓我大順軍心盡失,顧學(xué)士,你可有什么主張?” 什么主張,當(dāng)然是先登基的了,誰沒瞧出來李自成的心里在想著什么? 于是乎,大順朝的文武百官們定下了決策——先登基,登基后南下討伐朱慈穎!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