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他的決定就是回絕唐王的要求。他或許是個(gè)庸臣,但他心里從不曾忘記先帝的知遇之恩,涉及到三位王爺,不能不有所表示,同時(shí)又拉上了路振飛和高弘圖,他們可都是先帝舊臣啊! “王無過,何必封于萬里之外?” 路振飛也表明了意見,五名閣臣只要三個(gè)達(dá)成一致,這件事基本上就算是定了。 可面對他們的決定,高弘圖卻沉默了下。 “研文,可是有其它的看法……” 面對李建泰的詢問,高弘圖答道: “我覺得,封于海外,未償不是件好事。” 李建泰的臉色略一陰沉,他高弘圖難道不記得先帝的知遇之恩了嗎?難道他想要眼睜睜的看著先帝的血脈被流放到海外嗎? 但這樣的話他不能說,也不敢說,只是他冷冷地說: “那你說說,怎么就不是件好事了。” 怎么說? 從何說起? 高弘圖的心里一時(shí)間盡是五味雜陣,他能說到海外保住三位王爺?shù)男悦铮? 留在大明國內(nèi)……不說其它人,就是你們兩位,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反應(yīng),不也是念著先帝的舊恩嗎? 越是如此,越保不住他們的性命啊! 你們幾位……當(dāng)真是糊涂嗎? 想要保住先帝的血脈,就必須把他們?nèi)拥倪h(yuǎn)遠(yuǎn)的,只有如此才能保住他們的性命,只有陛下看不到他們,大家伙兒看不到他們。他們才能平平安安的度過一生。 要不然到最后……難道要讓他們像建庶人那樣,被一輩子關(guān)在中都的高墻里? 相比之下,流放到海外……那也是大明的王爺啊,總好過一輩子被關(guān)在中都的高墻里吧。 可是這樣的話,高弘圖不敢說,更不能說。 說出來,那可是死罪! 只是感嘆道: “我只是覺得,陛下有意于海外為我大明開疆拓土,而且就眼下來看,無論是臺灣也好,河口也罷,甚至就連南天門,都是不費(fèi)一兵一卒就拿下了,既然如此,封大王于海外,未嘗不是件好事,況且,這海外也不像古人說的那樣,什么邊陲偏地,我聽大員縣說過,大員現(xiàn)在人丁不下內(nèi)地的大縣,良田阡陌相連同,不下百萬畝,人丁十?dāng)?shù)萬,覺得海外荒蠻,不過只是成見而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