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過去,朝中的大臣們為什么反對開疆拓土? 不是反對開疆 張秉文贊同道: “研文所言甚是,河南百姓貧苦,產出有限,供養藩王,實在是吃力的很,而海外富產稻米,唐王穩藩海外,不但宗祿有了保證,河南百姓的負擔也能減少許多。” 在唐王奏折的這一問題上張秉文是懷有私心,他希望唐王到海外,更希望三位王爺到海外去,這是保住他們性命的唯一辦法,或許現在陛下能容得下他們,但是將來呢? 陛下是要做圣君的! 眼下,世人畏懼陛下的性情,沒有人敢說三道四,可是難免將來會有人拿三位王爺當大旗,那怕就是三位大王不愿,也沒辦法阻止別人,到時候陛下就是進退兩難。 是殺,還是不殺? 只有把他們封的遠遠的,封到比南天門還遠的海外去,那時候,就再也不用擔心他們被別人利用了,到最后白白賠了性命,而陛下也不用被迫擔上污名。 當然,這也是報答先帝的唯一辦法。 這回唐王請旨移國,那里是在報復啊,分明就是為了保住先帝的血脈,唐王于大明,實在是忠心耿耿! 留三位大王在大明,實在是后患無窮啊! #送888現金紅包# 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但這些話,他可以在宋學朱的面前說,卻不能當著所有人的面說出來,那怕就是他們五位閣臣之間,也不能把這些話挑明了。 這是大逆不道的言語,畢竟皇帝是圣明的,不可能殺三位大王,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可能,現在你們這么說,根本就是在挑撥宗親,腦袋肯定是保不住的……? 大家都明白其中的關系,可誰都不能主動說出來。 而不明白的,卻又不贊同唐王的移藩。 現在怎么辦? 張秉文沉思著不再說話,見狀,宋學朱又說道。 “那就票擬吧,票擬后,內閣就算有了議決,待會兒見到陛下,可不能爭執起來,要不然叫陛下,叫各位大臣怎么看?” 他這邊話聲剛落,那邊有吏員進來稟報道。 “南直隸巡撫的急件,常州府因抄沒有勛臣土地,激發民變,十數萬百姓聚集府城,毆擊朝廷官員,蘇州、揚州、松江等地民變驟起……”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