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乾圣六年,二月初二,龍抬頭。 這一天,晴空萬里。 新城港內數艘多漿炮船,在土人奴隸的劃動下,沿著戈達瓦里河逆流而上,船上站滿了平國將士。 戈達瓦里河是印度中南部最大的河流,盡管這條綿延三千里的河流是以“戈達瓦里”為名,但是現在卻是戈達瓦里與莫臥兒帝國分界線,甚至這也是戈達瓦里蘇丹同意把河口三角洲永租給大明的原因。 為啥? 因為莫臥兒帝國隨時都有可能打過戈達瓦里河啊。不過,至少眼下這條河還是一條界河,從平國新城往逆流而上,河口三角洲頂端的拉賈蒙德里,就是戈達瓦里最北方的城市,也是此次平國討伐的目標。 置身于多漿炮船上的朱慈烺,心情顯得有些緊張,畢竟,這可是他第一次上戰場,他的腰間佩著父皇的佩劍,這是陛下賜賞給他的。 他并不知道的是,在另一個世界,崇禎就是用這柄劍殺了他的妹妹們。此時,他的心里只有一個愿望——征討蠻夷。 當然,真正的目的還是為了擴張。 至于什么蠻夷不義、犯我平國、傷我百姓,不過只是借口而已。 可有了借口,就是師出有名,就是興舉義師! 拉賈蒙德里,是戈達瓦里河通往大海必經之地,早在千年前就已經建城,生活在這里的土人……嗯,先被雅利安人征服,然后一直被統治著,他們創建了種姓制度,用于統治管理國家。三百年前,德里蘇丹國征伐喀喀迪耶王國,喀喀迪耶王朝被消滅,華朗迦改稱蘇丹坦普爾,置于天方教官員的管轄之下。盡管綠教已經占領這里三百三十年,但是仍然只有少數印度人為了平等改信了綠教,其實,那些綠教官員也不愿意這些人改變信仰,因為不能拿信徒當奴隸驅使啊。即便是信徒,也會服從經濟利益。 這也使得這里的土人中印度教徒數量遠比綠綠多得多,畢竟,統治階層永遠都是極少數,而作為被統治者的印度教徒更是遭受奴役和欺壓。 對于這一切,他們早就已經習慣了,適應了,當然,并不包括那些高種姓的。 次日正午,數艘平底的帆槳炮船出現在拉賈蒙德里時,城里的人甚至都沒有反應過來是怎么回事。 “轟轟轟!” 打頭的炮船就直接發炮了,桅桿上掛著大大的“平”字。 這字,沒幾個土人認識。 畢竟,明國人來到這里才兩年。 盡管不認識字,可作為邊境城市,守衛拉賈蒙德里的土人軍官反應倒是非常迅速,直接關閉了城門,然后稟報了伊克塔達爾,也就是王公。 在守軍匆忙準備抵抗時,港內的商人和商船驚慌失措,他們還以為是強盜跑來劫掠港口,紛紛準備武器抵抗,并要揚帆駛離港口,同時又派人談判以拖延時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