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萬壽節”,就是大明皇帝生日。 皇帝過三十大壽,自然是百官朝賀,皇帝回禮,賜下大明寶鈔數十萬。 現在的大明寶鈔可是信用堅挺的硬通貨,憑借著“憑票即兌”四字法寶,商人們越來越喜歡用大明銀行發行的“大明寶鈔”。 無他,方便。 甚至就連海商也喜歡上了大明寶鈔。那么薄的一張紙。就能換上百兩銀子,多方便。 當初只發給藩王、勛臣以及官員的寶鈔,現在已經有了通行天下,甚至取代金銀的勢頭。 當然,信用要堅挺。但是現在,大明寶鈔絕對是十足真金。對于文武百官來說,這筆賞賜根本就是額外的獎金,是皇帝找借口發獎金啊。 好事! 這不,萬壽節還沒到,這邊就已經熱熱鬧鬧的籌備起來了。 他們籌備著的時候,各國的使節也先后抵達了南京。 最先抵達南京,必須是大明的親兒子朝鮮,與其它的國家不同,朝鮮視天朝為父母之邦,以大明天朝的孝子而自得。 萬壽節,孝子那能錯過。 況且現在的李王,還是陛下親自救于沈陽質子館,后來陛下親征解救朝鮮于胡虜之手。按照朝鮮官民的說法——是無異于神皇的又一次“再造之恩”,如此種種,每次遣使朝天,人家的心情那是激動啊。 其實,朝鮮使臣進京的名目煩多,什么元旦、中秋等各種節日,都要來的,反正一句話,朝鮮使臣一年四季,都在朝天的路上。 這不,半個月前,朝天使就來到了南京。 朝鮮使團一共有五艘海船,一路抵達南京后,在住進了南京外城的迎賓館的同時,也帶來朝鮮特有的貨物,與南京各商行進行貿易。 朝鮮特產種類不多,除了諸如人參、藥材、皮毛、珍珠等傳統商品之外,還有高麗紙,這玩意大明的士大夫們好用,畢竟,物以稀為貴嘛。而朝鮮最喜歡的中國貨是緞子,這是為了滿足達官貴人的需求。那怕是現在大明置衛所于朝鮮,商人于朝鮮各地經商,朝鮮使團每次仍然會帶來大量的商品于南京出售。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特產,還是非常暢銷的。和卸任官員帶土特產來京城銷售一個道理。 雖說身為使團正使,可宋時烈倒是極為輕閑,除了與天朝的官員接洽之外,參加士人文會之外,就是滿城的轉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