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打下科倫坡后,鄭芝龍倒也不著急,科倫坡是一個大港,葡萄牙人的統治深入內地上百里,人口數十萬,想要鞏固統治,尤其是鞏固自家外孫將來的統治,就必須增加明人數量。 換成其它人恐怕需要上折子請朝廷幫忙,可鄭芝龍是誰? 堂堂大明船王啊。 況且這么多年,大明移民的將近15%都是鄭家的船隊運出去的。鄭家人最擅長的是什么?不就是運送移民嘛!, 于是在鄭芝龍的授意下,鄭家船隊專門抽出五十條船,從大明往科倫坡運輸移民。乾圣七年,經過官府和報紙有意無意的宣傳,國人已經不再視海外為畏途,而且海外移民早就發展成了一個產業鏈。 首先各省的窮人,在官府的組織下,來到沿海。與此同時,各地的士紳富人認購 “移民票”,“移民票”就是一份運送移民的船票,它的回報等于移民家庭五十畝良田的二十年地租,只需要花上二三十兩銀子,就能換到二十年地租,這可是十幾倍的回報! 而且還有官府做保,在過去的七年間,不知多少士紳百姓從中受益,獲得豐厚的回報。于是乎大明的移民已經變成了產業鏈——官府主導、富人出錢、窮人移民、船商運人。 而鄭家就是最后一個環節,所以辦起這件事,自然是得心應手。兩個月內,陸陸續續運來上萬漢民,全部在科倫坡城下船。 移民來了,土地從那里來? 因為本地土著數量眾多,不能直接驅趕或殺戮。于是就專挑土著大地主,男的被以“抵抗天朝大軍”的罪名處死,女的分配給移民,他們的土地也被分配給了移民。他們的奴隸變成了官方的奴隸,在城南勞作引走城南沼澤地的水,并將城南改成大片的水田。 殘忍嗎? 殖民從來都沒有溫文爾雅的。歷史上,西洋人來到各地的時候,都是直接上刀子,這個時代,你要是溫文爾雅和這些人談什么“仁義道德”,將來挨刀子是的肯定是自己。 現在不用血腥鐵腕,將來必定會出大亂子! 君不見西班牙、葡萄牙、荷蘭,在南洋造下無數殺孽,土人非但逆來順受,而且溫馴如綿羊。反而講究仁義道德的漢人,反倒成了西洋人和土人們眼中的肥羊,屢屢遭到西洋人以及土著的屠殺。 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 你不狠,別人就狠,吃虧的就是你。你若狠了,那吃虧的就是別人。 “哎,就連國王的后裔也砍了腦袋!” 站在城外,看吊在木籃里的腦袋,王介之不禁感嘆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