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朱厚照瞟了章曠一眼,然后說道: “想必你們都已經知道了,黃河故道大堤,偷工減料如此,實在是觸目驚心,朕已經親自處置此事,官員奸商都已經伏法,但此事不能就此善了,著刑部追繳河款,不但要把奸商掙的銀子都追里來,還要把他們用臟款掙的銀子也都追回來,另外按照合同約定,處以十倍、百倍罰金,他們人死了,可兒子沒死,老子貪沒,兒子享受,世間沒有這樣的道理,即便是流放了,也要追償,兒子還不完的,孫子還,他們想奸滑得利,坐享富貴,朕非但讓他們享不到富貴,而且世世代代享不到富貴!” 在回來的路上,朱國強想了很多,最終他確定了一件事,就是想要打擊官商勾結,不僅僅要從制定上著手,還要讓他們害怕,他們想通過偷工減料、官商勾結來發財,那就從根本上杜絕這樣的念頭,甚至讓他們連這樣念頭都不敢冒出來,否則,再過個幾年,一樣會冒出來。 他們想要富貴,那就讓他們世代受窮吧!老子死了,兒子還債,兒子死了,孫子還!孫子死了,重孫還。 總之一句話,什么時候把賬還清了?什么時候這事兒才算了。 總省的有一些人腦袋被砍掉的時候,心里還在那里念叨著還好還好,哪怕我死了。子孫后代也能因為我而富貴終身。現在就是要告訴他們,他們的如意算盤打錯了,至少在大明朝再也沒有這樣懂事了,他們貪污受賄的哪怕一文錢都得找回來。 “陛下圣明!” 這個時候,沒有任何人敢反對。 “陛下,臣有罪!” 章曠請罪道。 “此案持續數年,臣身為都察院左都御使,有失察之罪,請陛下責罰。” “臣有罪!” 剛剛還只是彎腰持笏行禮的眾臣,此刻直接長揖伏地了。 面對他們的請罪,朱國強則坐在那,只當沒有聽見。 這件事涉及到人太多,單就是都察院的奏折,涉及到的官員就不下千人,他們如何涉及的呢? 最普遍的現象就是打招呼,比如給地方官打招呼說“族人在家行商,還請多多照顧”,諸如此類的事情數不勝數。還有呢,就是對親族借自己的名義行事,也是睜只眼閉只眼。甚至有的人知道不知道,還是一說,就像宋學朱一樣,身為首輔又怎么可能會為親族包攬工程,親自打招呼。 他還不至于如此不分輕重吧。 要是因為這讓他致仕,反倒顯得自己嚴苛了。 這件事,歸根結底是怎么弄出這個模樣的? 這一路上,朱國強一直在反思,在反思之余,他甚至特意到了淮安一帶的黃河大堤看了一下,那里有不少早年間修建石筑河堤,雖然已經過去百年,但仍然完好無損。 或許,那些石堤沒有和水泥填縫穩定石基,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工程質量非常不錯。為什么反而采用新技術的長堤卻有不少被修成民豆腐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