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事情了了嗎? 當然沒有了。 至少在有些人人頭落地的時候,這件事了不了。 皇帝嚴旨督半的案子,只用了一個月就辦結了,之所以如此麻利,再簡單不過,三司也好,官員也罷,都急于結案,畢竟,只有把案子結了,才能平民憤,更重要的是才能讓這件事揭過去,不再與他們有任何糾纏。 在結案的時候,百官們都松了一口氣,但還是要上奏皇帝,了不了,還要看皇帝的朱批。 深夜,在內閣值閣的李建泰,接著陛下的旨意后,就匆匆進了宮。 正批閱著奏折的朱國強,見李建泰氣喘吁吁的進來了,便舒展了一下身子說: “早知道今天是李卿家你值閣,就讓人把折子送過去了,你是老臣了,應該知道愛惜身體。朕這里的事情,也不急一時,往后朕要仰仗你的地方還多哪。以后,你不要趕得這么急,朕知道你的心,是不會怪你的。” 李建泰說: “萬歲體恤臣,臣就更應該勤奮才是,倒是陛下每天都這樣,臣覺得似乎不大妥當。皇上的身體關乎著大明江山社稷,請不要總是熬夜熬得太久了。臣尋思著,步子走快些,總省得讓陛下少熬一會。” 官場不僅講究能力,也講究情商,這些李建泰都不差。 聞言,朱國強笑道。 “你說得很對。其實,朕倒也不算是勤政,朕常常想,高祖何等英明,立國后晝夜勤政,才了大明今日的江山。朕事事都不如高祖,哪敢不盡心啊。其實朕這樣作,也不過是以勤補拙罷了。只是你每天都忙成這樣,倒讓朕有些不忍。” 朱國強說著,回頭向外邊叫一聲, “去,給李相傳碗參湯來。哦,這里有幾份奏折,你再幫朕斟酌一下,看看有沒有什么失漏的地方。” 李建泰連忙沉下心來,看著陛下批過的奏章。頭一個就是三司會審“工務案”的奏折。只見陛下在上面批道: “歷年投資不下億萬兩,奸賊偷工減料,工程返工開支幾何?查沒財產不過三千余萬,如此焉能彌補國家損失?奸賊貪腐之間,可曾嫁女?可曾有嫁妝?豈有讓民脂民膏為奸賊之后享用之理?不知爾等與其有何瓜葛,竟要如此袒護?” 這批示用詞嚴厲,且含義極深。再加上朱紅的像血一樣的字跡,真讓人觸目驚心。李建泰看著這些朱批不禁心中忐忑。他立即想到陛下登極之初,面對滿目瘡痍的大明江山,陛下致力中興的同時,手段不可不謂之狠毒,徹查降虜從賊的官員,那么多的大臣被殺頭,抄家,陛下可曾眨過一下眼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