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今天看了皇上的朱批,幾乎字字句句全是誅心之言,李建泰可真是體會到什么是伴君如伴虎了! 他是三代皇帝的身邊重臣,他當然知道,天啟也罷、崇禎也好,都曾經因吏治腐敗和貪賄橫行而傷神。但也就是如此了,那怕就是先帝,也只是長嘆一聲,但是陛下呢? 可是,認真一想,又覺得是理所當然。大明的江山是怎么丟的?陛下說是中興之君,可是其功業絕不遜于漢光武帝,等于開國之君啊。放眼所見全都是貪污腐敗。不下決心狠狠地整治,又怎么能讓大明里中興起來呢? 他繼續看了下去,果然,下面的批示里,就有不少是和朋黨有關的,畢竟,這個案子本身就和此事脫離不了關系。從所周知,陛下最痛恨的就是結黨營私。什么“同鄉”、“同窗”、“同年”、“同科”等等,都要是陛下所忌諱的。 從天啟朝起,吏治腐敗,貪風日熾,從東林到閹黨紛紛結黨,說是為國,但未嘗沒有謀私,正是他們為黨爭而不顧天下,一天天地把大好江山侵蝕得變了模樣。這股歪風如不狠狠剎住,是萬萬不行的。這些年陛下不斷整頓吏治,不僅是性格所致,也是勢在必行啊! 心里思索著的李建泰,沒注意陛下已經走到了他身邊,問道: “李卿家,你看完了嗎?朕的處置如何?” 李建泰連忙站起來回答: “回皇上,臣看完了。臣以為,陛下這樣的處置是十分恰當的。” 朱國強略點頭說: “你看了朕的批語有何感想?” “臣以為并無不當之處。” “是不是太苛刻了些?” “不不不,陛下……” “你不要怕嘛。這“苛刻”二字,是朕自己說的,我大明為什么會遭“甲申天變”?無非就是天下貪風日盛,結黨營私,黨同伐異,這些年朕整頓吏治,可是不曾想,此事說是官商勾結,可實際上,還是離不了黨,離不了這個同年、同窗……所以朕這次就沖著“貪”和‘黨’字來做文章的。古人說,‘矯枉過正’,這話說得真好。要矯枉就得過正,不過正就不能矯枉!朕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矯枉過正啊!” 李建泰連忙躬身回答: “是,圣慮深遠,臣不能及。” 朱國強立刻打斷了他的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