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像是想到什么似的,朱和域又說道。 “國喜是利川侯老來得子,孤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崇禎十六年生于大連。哎,老來子,本身就是極盡疼愛,如此喪子之痛,利川侯又如何能受得了啊!” “太子爺,戰場上難免會有死亡,利川侯一生戎馬自然是知道其中兇險的。” 聽著幕僚的話,朱和域搖頭道。 “孤是為他心痛啊!” 搖頭長嘆后,朱和域又說道。 “不但為他,同樣也為我大明五百多陣亡將士的家人心痛!” 搖著頭,朱和域冷聲說道。 “告訴西寧侯,孤不但要讓世人盡知凡抗拒天兵兵威者,大兵所至之時定是其玉石俱焚之日外,還要在耶路撒冷建英魂殿,讓土人世代為我大明天兵奉靈祭奠,不要說什么是他們的圣地,和我們有什么關系,另外立碑警示——敢冒犯英魂殿者,盡誅九族!” 冰冷的話語,從朱和域的口中道出時,周圍的僚官無不是一陣心顫,他們知道乾圣皇爺和歷代皇帝不同,也知道皇家的教育也不同過去,可卻不曾想這位太子爺居然如此的……果斷。 誅九族! 擱大明,早就沒有這樣的律法了,可這位太子爺卻直接了當的把他 在眾人臉色微變時,朱和域又吩咐道: “告訴西寧侯,陣亡將士的尸首務必找齊,將將士遺休燒成骨灰,交到后方用船帶回去國內,安葬于忠烈祠。耶路撒冷的英魂殿,是供奉之地不假,可葉落歸根,不能讓咱們的將士客死他鄉。” 火葬在明代雖然不是主流,但也不會遭到百姓的排斥,官員、士子和商賈在異地死亡,都會燒成骨灰帶回家鄉安葬,當然,也有千里運棺回鄉的,前提是得有那個銀子。 對于軍隊來說,燒成骨灰運回,并不是一切從簡,想要節省那個銀子,而是幾百具尸體,根本就沒有辦法運回國內,畢竟,尸體會在船上路上腐爛。燒成骨灰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其實古往今來,也就只有乾圣朝,把士兵的當成人,不遠萬里把他們的尸體帶回國帶,送回到他們家人的身邊,讓他們和魂歸故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