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多久才來?” 上官修若立刻發(fā)問,臉上一副我不是小孩子,沒那么好騙的神情。 倏不知,便是這副神情,才更像是小孩子。 鳳無憂笑道:“想修若了就來了呀。” “可是鳳姐姐很忙。” 上官修若此時倒是顯現(xiàn)出與他此時身體狀況絕然不相符的精明,居然知道鳳無憂事情多的要命,很有可能根本沒時間來看她。 鳳無憂忍不住笑了,摸著上官修若腦袋道:“這樣好了,我修若做個約定,修若要對東林的百姓很好很好,修若只要做了三件對東林百姓好的事,鳳姐姐必來看你一次,好不好?” 三件? 似乎不太多的樣子。 上官修若略想一想,便用力點頭:“鳳姐姐不要食言!” “拉勾。” 上官修若鄭重地伸出指頭,和鳳無憂拉了勾。 此時他還不知,要做一件對百姓好的事,有多難。 對百姓好,不是當皇帝的拍拍腦袋,就能做得到的。 要去調(diào)查,去經(jīng)歷,去權衡,要不斷地修正完善,才能保證一個政策下去,能讓至少大多數(shù)的百姓受益。 后世史書上的東林皇一則以溫厚知名,二則以愛民知名,卻無人知,這份愛民,有幾分來自今日與鳳無憂立下的這個約定。 好在,鳳無憂也不會真的要上官修若做出事情來了才來看他。 但凡有空,又或者干脆心血來潮,就會來東林看看他,也總算讓上官修若的依戀之情沒有那么難熬。 以至于,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上官修若都相信自己的確是有個姐姐的,只是,這個姐姐不是什么上官幽蘭,而是鳳無憂。 從東林出來,經(jīng)水路向西南,便可到芳洲。 芳洲早就大舉相迎。 相對前兩國來說,芳洲可謂是鳳無憂最為省心的地方了。 甘雨心經(jīng)驗豐富,芳洲當年雖然損失慘重,但官員傷亡卻不多,保留了完整的官員體系,雖然這十多年能力有限,未能培養(yǎng)出什么后繼之人,但十多年的空白,想補一補,并不是什么難事。 如今芳洲最興旺的地方自然是兵器坊,這本就是芳洲的立命之本,有了紀卿的加入,更是如虎添翼。 而除了兵器坊之外,另一個興盛之處,就是學堂。 芳洲亡國那十多年中,芳洲子民散亂無依,性命溫飽都成問題,談何教育? 鳳無憂銀魚大典之后便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想方設法從各地聘請名師大儒,來芳洲開設學館。 一開始的時候自然是請不到什么人的,即便是蕭驚瀾幫忙,也不過請來了數(shù)個,只能堪堪維持一所學堂。 但之后蠻人入侵,短短時間數(shù)國皆陷入爭戰(zhàn),此時,倒唯有在燕云庇護下的芳洲成了一塊凈土。 為免遭兵火,不少文人士子偕書遷往芳洲,甘雨心和程丹青也在鳳無憂的授意之下,為這些人提供了極為優(yōu)厚的生活條件。 如此一來,又吸引更多學識之士前來芳洲。 鳳無憂專門辟出兩三個連在一處的島嶼,興建起一大片建筑。 除去固定的基礎中級高級學院,又在風景極佳之處設立了好些公用講堂。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