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葉辰手掌輕撫荒古禁碑碑面,浩瀚的神識緩緩滲透了進去,這一次他終于有了發現。 因為他的神識剛一觸碰到碑面之際,便感覺有一絲巨大的吸力傳來,目光也隨之暈眩,似是從無盡高出向下跌落一般。 待得視線再次恢復之際,映入眼簾的是一處狹窄的空間,四周盡是幾面封閉的石壁。 葉辰目光一凝:“這是荒古禁碑之內的空不見?” 隨著他的進入,此刻的四面石壁開始變得模糊了起來,似是水花蕩漾一般,片刻之后,四面石壁開始變得湛湛生輝,而在其之上漸漸出現了一些細小的光點。 光點越來越大,到最后竟然衍化為了無數稀奇古怪的文字,遒勁雄美,行氣疏密有致,情勢凝重。 “這是先秦時期的鐘鼎文?” 看到這里,葉辰心頭微震。 所謂先秦時期,一般指夏商周與春秋戰國,其中夏朝用的是夏篆,商朝是甲骨文,而周朝的西周是鐘鼎文,又稱金文,東周則是大篆。 自秦朝統一六國之后,才對所有東西進行了統一,包括度量衡以及文字,而文字則一致是小篆。 其中鐘鼎文是刻在青銅器之上的文字,而讓他以外的是,荒古禁碑之內竟然存在西周的鐘鼎文。 葉辰暗自皺眉,目光閃爍不已:“難道當初打造這塊荒古禁碑之人是西周時期之人?難不成地球之上真的存在先秦煉氣士?” 提到先秦煉氣士,就得聯想到道教。 據資料記載,道教初步形成于上古軒轅黃帝,正式建立于東漢末年祖天師張陵,立下五斗米教,立教之初,以黃帝為始祖、老子為道祖、張陵為教祖。 然而在秦朝之前,據說修煉道教的人不叫道士,而是叫做練氣士,當時諸子百家興起,諸如孔孟,法家,墨家等各式各樣的思想集體大爆發。 當時就有人提出煉氣一說,并且提出了隔空打牛,意念控物,長生不老,白日飛升這些修煉理論,最為典型的便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老子與莊周了,二人所著的《道德經》《逍遙游》流傳至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