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太方便透露,但我可以說夢溪的演員片酬是三萬塊,大部分都被他用來請喝飲料了…因為這是他第一次演戲,所以,經常會ng,劇組重拍,演員陪他重新排戲,他很愧疚,于是定了一個ng一次請全劇組喝飲料的方式…” “他很厲害的,我們拍第三天,他基本上就能一遍過了!” “作為演員,我覺得他外形條件、聲音條件包括演技都很不錯,但他好像不太習慣做演員…” 聽到這,記者忍不住打斷她:“你的意思是他以后不會繼續演戲?” “…他好像沒這個打算。” 好,等的就是這個! …… 此時是17號,《那些年》上映九天,票房1.5億… 微博,不是應該說全網都在流傳一條消息‘柳亦非說沈夢溪不想做演員!’ 還有沈夢溪自己的解釋:“《那些年》,最開始我是不想接的…不是打廣告,是真的不想接,但后來實在找不到適合演我的演員,我就自己上了!” “我的性格不適合做演員,我要做的東西太多了,沒有辦法做到為了一個角色體驗生活之類的,沒有辦法全身心進入一個角色,這對演員來說,是致命的,一個合格的演員必須要有信念感,這些東西,我都辦不到!” “《那些年》應該是我第一次演男主角,也是最后一次,喜歡我的影迷朋友也不用擔心,以后,我可能會在喜歡的作品里打個醬油,客串一下路人之類的!” “最后,《那些年》真的很不錯!” 聲勢迅速蓋過了張衛平炮轟事件… 很多網友留言: ‘我覺得你演的不錯啊,為什么不接著演戲呢?’ ‘劃重點,‘我要做的東西太多了’,意思就是做演員沒意思…’ ‘也對,畢竟手里有夢溪公司這么大的資產,做演員玩票而已!’ 別說,這玩意對《那些年》維持熱度很重要… 之后的幾天,沈夢溪各種場合回應這個問題… 《十月圍城》都懵逼了… 怎么沒人討論我們? 我們今天上映誒!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