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二類和第三類醫(yī)療器械,需要經過臨床試驗檢查,但有部分經過證實其有效性、安全性的產品,可免于進行臨床試驗。 很顯然,醫(yī)神的心臟支架,無法免于這個檢查。甚至,這部分試驗必須更加嚴格且小心謹慎。 醫(yī)神研發(fā)的生物支架,已經通過了前期的實驗室論證和動物試驗,結果都非常不錯。一般而言,應用到人體風險不大。 其實,此時業(yè)界已經注意到這款可吸收的生物支架,并且在持續(xù)跟進。大家都沒想到,心臟支架還可以做成可吸收的,真是讓人出乎意料。 心臟支架最大的問題便是人體排異性,必須要吃抗免疫藥,花錢不說,還會降低人體抵抗力。如果這種可吸收支架真的有效,那堪稱醫(yī)療器械上的一個重大突破。 介入科的醫(yī)生和米敦力等擁有心臟支架產品的公司,都十分關注醫(yī)神的臨床結果。 可以說,如果通過臨床試驗之后,病人們有了更多的選擇,而米敦力等企業(yè),則有了更強的競爭對手。 “這樣吧,我先提供十個名額,院長先幫我物色一下病人。”蔡東豐說道。 臨床試驗不是想做就做的,需要對每個病人提供一個團隊,密切觀察病人的狀態(tài),耗資也很龐大。 第二天,吳院長打來電話,說已經談好了一個病人。 蔡東豐立即帶著團隊前往附院,跟患者及其家屬見了面。 病人是一個五十多歲的大爺,體型微胖。在他的旁邊,站著一對三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女。 大爺有些局促,但中年男女顯得很放得開。見到吳院長后立即問道:“吳院長,我們同意做臨床試驗,什么時候開始?” “注意事項都看了吧?”吳院長問道。 “看了。”中年男子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