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沈耘將目錄分成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古代軍事哲學思想。而這個部分,也算是沈耘書寫的重頭戲。足足十三個篇目的內容,很多名詞促使丁教授和周瑾要翻開看后邊的具體內容。 第二部分是戰例分析。這些相對來說就比較少了。第三部的未來展望和應用分析,同樣具備相當的誘惑力。 丁教授有種直覺,沈耘所書寫的每一部分,單獨拿出來基本上都能夠成為一片非常優秀的論文。 迫不及待地他翻開了論文的正文。 第一章的內容,其實就是介紹了一下古代軍事理論的發展歷程。這種東西不論是丁教授,還是周瑾,其實并不感興趣。 所以草草翻過,兩人最終將目光聚焦到了第二章,也就是第一部分真正的核心。 這章的第一個小節,叫做“計篇。” “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雖然是一句古文,但丁教授卻很容易弄明白。唯一讓他不解的是,這句話到底出自哪里,自己曾經讀過的古代文獻,不記得有這樣一句話。 “周瑾,你上網查查,這句話到底出自哪里。” 丁教授開口,心里一驚迫不及待想要弄清楚內心的疑惑。 同樣困惑的周瑾,迅速在電腦上打出這一句話,然后進行了搜索。 讓兩人震驚的是,網上根本就沒有這么一句話。 難道,這是沈耘自己總結出來的?丁教授有種不敢相信的揣測。就他所知,學院所有的古代軍事典籍,在網上都能夠找到電子版。 帶著這樣的疑惑,丁教授和周瑾繼續往下看。 “所以古代戰爭,基本上以道天地將法這五個方面為綱,通過對比雙方的基本條件,就可以判斷一場戰爭的勝負。所謂道……” 一節“計篇”,沈耘就足足書寫了三張A4紙的內容。即便如此,丁教授依舊覺得沒有半分贅述,通篇連他都不忍修改任何一個字。 緊隨其后的“作戰篇”,沈耘所表述的兵貴神速,速戰速決,以戰養戰等思想,更是讓兩人讀的酣暢淋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