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唐多才臣,宋多能臣。 然而,做臣子,實際與做人一樣,才能為表,賢與仁,方為根本。 就好像做菜,原料的品質好壞,是最重要的。否則,再是調味獨具匠心,再是花樣翻云覆雨,入得口里的,終究不是真純之味。 姚歡將煮香料水的木勺架在陶鍋上,起身向蘇頌福禮。 因為崇敬的心情過于澎湃,她交握的雙手竟微微抖起來。 蘇頌方才還聽這小廚娘說起茴香餡兒的包子來,頭頭是道,此際一見她的微動作,不免詫異。 “孩子,你怎么啦?” 姚歡穩(wěn)了穩(wěn)心神,驀地想起《蘇頌傳》中記載的另一則故事,靈機一動解釋道:“草民的母親乃錢塘人士,曾教導過,當年蘇相公出知錢塘,賑濟旱災,活人無數(shù)。草民今日得見蘇相公,一時感念,不覺失儀,萬望蘇公見諒。” 蘇頌搖手:“既食國朝俸祿,你說的都是老夫分內之事,何足掛齒。我如今已致仕,沒有官服在身,不過是個風燭殘年的老頭子,你們不必一口一個草民的,老夫聽著并不舒心。唔,你方才,說起茴香饅頭的各色做法,當真有趣。你這小陶甕里煮的,又是什么湯水?可否說與老夫開開眼界?” “回稟蘇公,這是晚輩和幾個朋友,正在用大食番客的家鄉(xiāng)果子,研制香飲子。” 香飲子,就是宋人對于香料、酪漿、水果、花朵、草藥等不同成分飲品的稱呼。 姚歡管它們叫“宋代喜茶”。 她初來乍到時正是端午前后,暑氣見熾,城中四處可見買綠豆甘草冰雪飲子的攤頭。后來,她在三伏天里與美團沿街叫賣雞爪,熱了也會去買香飲子喝。 最好喝的,莫過于一種由漬木瓜、蜂蜜、茶汁混合后浸在冰塊里的香飲子,高溫里咕嘟嘟灌一大口,冷颼颼的“宋代喜茶”,如雪山清流般,涓涓地潤過喉頭、流入胃里,登時給四肢百骸都帶去陣陣涼意,連火燒火燎般的皮膚也瞬間降溫。 而秋冬時分,百姓常以各種花草茶為熱飲的香飲子。 姚歡從中得到靈感,又因前世在酒吧曾嘗過一種帶氣泡的咖啡生豆萃取汁混合姜汁啤酒的飲料,故而今日決定大膽一試。 此時,甕里已飄出鮮明的復合香味,姚歡于是將這第二個甕又離了火,取第三只小陶鍋置于土灶上。 那邊廂,邵清濾出咖啡生豆的萃取汁后,因先頭已聽姚歡簡略說過方子,知道她接下來要做哪一步,便遞給她一只長頸瓷瓶。 姚歡將瓷瓶里的液體倒在陶鍋里,炭火一燒,濃烈的辛辣氣飄散開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