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東京城西北,瑤華宮。 清離殿的門外廊下,姚歡正坐在四架風爐前,慢悠悠地準備做咖啡牛乳桂花馬蹄糕。 四歲的福慶小公主由乳母攜著,好奇地瞧著,不時稚聲稚氣地問一句:“姚娘子,什么時候能吃糕呀?” 她身邊,一個面容清秀、目光沉靜的七八歲少年,專注地給姚歡打著下手,或遞送熬好胡豆飲子的湯瓶,或依了姚歡的指點,細細地篩瀝荸薺粉。 這少年,便是孟皇后的表外甥、開封縣縣丞鄭修與王氏的次子,鄭世軒。 那日燕夫人與女兒王氏從瑤華宮回到開封縣,將孟皇后想許嫁公主的意思說給鄭修聽了。 燕夫人先還怕女婿正是對仕途抱著期許的時候,對于和孟皇后做親家會有所顧忌,不想鄭修倒是個爽快人,只道是,悉聽岳母大人安排。 縣里學館的先生重陽前后回了老家,小世軒不必讀書,隨外祖母進城來到瑤華宮。 這些時日,不論中宮后位的風云變幻,在闔朝上下、宮廷內外被議論成何種模樣,孟氏已從坤寧殿搬到了瑤華宮的清離殿。 她的搬遷并不算太折損皇家的顏面,因為師出有名——為向太后準備坤成節的賀壽圖。 《周易》以“乾”為天、為父,以“坤”為地、為母,太后的生辰便被稱為“坤成節”。 孟皇后還是孟美人時,擅長丹青的名聲,就聞于朝堂后宮。 大宋以孝治天下,皇家長媳要在寧和清凈的道觀,傾注孝心,為正牌婆婆畫一幅仙鶴靈芝蟠桃賀壽圖,誰該攔?誰敢攔? 今日,姚歡收到了皇后侍女陳迎兒的邀約,來清離殿,為皇后的貴客們,做一次點心。 “姚娘子,請過目。” 鄭世軒恭敬地將一大盆荸薺粉捧到姚歡面前。 姚歡默默觀察了一陣,這男娃娃莫看只比小汝舟大了一兩歲,卻比父親鄭縣丞多了幾分容貌氣度上的溫雅,又比母親王二娘多了幾分言談舉止上的謹慎。 他對姚歡這樣的成年人,彬彬有禮,對小福慶這個皇家表妹,即使裝不出一見如故、青梅竹馬的作派,倒也曉得安撫她莫對點心的出爐那般急,更在自己攪拌荸薺粉時,耐著性子給小福慶看一回稀罕。 才八歲,將來的人生,主要是姻緣,就已由外祖母和姑母定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