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伯倫同意出面組建內閣,德國與英國的談判基礎在此時基本已經建立了起來。剩下的就是雙方在一個得到認可大框架指導下相互扯皮,當然也不是漫無邊際,畢竟戰(zhàn)爭勝負已定,而德國對于涉及到德國國家利益層面的問題上是絕對不會退讓一分的。 英國方面暫時還在召集議員確定新內閣成員的人選,德國人一開始以為那些唯利是圖的政客們一定會退避三舍,因為這個臨時內閣的任務就是和德國政府展開談判簽訂投降協(xié)定的,等到他們完成這項工作,按照常規(guī)必定會辭職解散,而后還會因為簽訂了那些不體面的條約而被國民詛咒個五六十年。 張伯倫可以無所顧忌,因為他已經時日無多,這位前帝國首相現在一心一意想要在臨死之前完成這項在他認為是上帝賦予他的使命,當年是由他代表大英帝國政府向德國宣戰(zhàn),所以也只有他最有資格,也最有責任來結束這場血腥慘烈的歐洲大戰(zhàn)。 讓德國人感到吃驚的是,那些英國政客們根本沒有嫌棄這項吃力不討好的工作,竟然還對臨時內閣的職位展開了激烈的爭奪,直到一切都塵埃落定,英國政府日后重新組閣的時候,德國人才發(fā)現這些在談判中與德國建立起了良好關系的議員成了內閣中最熱門的人選,這讓德國人不禁感嘆,論起玩弄政治手段方面,英國人確實是經驗豐富名不虛傳。 就在魏爾勒拜訪張伯倫當天的下午,倫敦的英國廣播電臺用她下屬所有的波段向英國全境發(fā)布了一條通知,請求所有收聽到這條廣播的英國公民在下午六點整的時候守候在收音機和有線廣播前,喬治六世陛下要向所有英國公民發(fā)表重要的演講。 實際上這時候,英國的民眾基本已經猜的出國王演講的內容,老實講對于這個他們早就已經有了心理準備。這時英國本土的普通民眾,除了一些腦子一時間轉不過彎的,大都放棄了繼續(xù)戰(zhàn)斗下去的想法。 這場戰(zhàn)爭從開始就沒有給英國人民帶來一丁點好處,相反隨著英**隊一次又一次的戰(zhàn)敗。人們在戰(zhàn)爭中收獲得唯有數之不盡的痛苦,敵人是如此的強大,讓人完全看不到有絲毫打贏這場戰(zhàn)爭的希望。德國對南部沿海城鎮(zhèn)的毀滅性空襲更加劇了人們對此的恐懼,隨著數以百萬計的南部沿海難民的北撤。更是將無敵德軍的流言傳播到了英國北部的每一處市鎮(zhèn)村莊。 以至于當大眾獲知多佛爾失守,皇家海軍本土艦隊慘敗,德國陸軍的鐵蹄已經踏上本土的消息之后,英國國內的失敗主義思想與厭戰(zhàn)情緒開始在民眾中飛速高漲,要求停止這場愚蠢殘酷的戰(zhàn)爭與德國展開談判的呼聲一時間喧囂塵上。雖然各地的英國政府機構動用國家機器努力進行了彈壓。結果只是迫使人們把活動轉移到了地下,等到倫敦被占領的消息傳來時,連軍警都開始倒向民眾一邊,覆燼重燃之后反而燒的更旺了。 當從廣播里聽到通知時,很多人發(fā)現自己并沒有因此感到預想中的激動,相反不少人的心情反而變得平靜下來,雖然他們心中帶有一些苦澀與不甘,但是現在只能接受這個事實,不管怎樣,總算是可以放下那副一直壓在心頭的重擔。 德國人的戰(zhàn)火不會再燒到英國的北方。這是蘇格蘭人一直最為關心的事項。當確切的消息傳來,不少蘇格蘭城市的居民們竟然發(fā)起了自發(fā)的慶祝活動,民眾是如此的興高采烈,好像戰(zhàn)敗的不是他們一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