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荊襄-《新書第五倫》
第(1/3)頁
此時的江夏郡,尚無武昌,只有鄂縣,作為南方銅錫冶煉的中心,鄂縣雖非郡城,但亦是長江中游一重鎮(zhèn),漢鎮(zhèn)西大將軍馮異便駐守于此。
盡管荊楚之地戰(zhàn)云密布,但不管江南江北,各個政權(quán)過的卻是同一個臘八日,這一天,漢軍士卒起了個大早,在營房附近祭祀灶神,求的事不少,但有一件萬萬不能落下。
“臘日辭舊,只望明年能吃得更飽。”
相比于占據(jù)了北方,從關(guān)中、三河獲取糧食的魏軍,漢軍平日的待遇是差了一大截的,好在南方稻米畝產(chǎn)比北方的粟也高了不少,揚(yáng)州又遭戰(zhàn)亂較少,勉強(qiáng)能維持補(bǔ)給。每個月初,都會有舟船從豫章、淮南朔流而上,送來谷子,那是士兵們最高興的日子,這意味著月底勒緊腰帶的日子結(jié)束,能敞開吃幾天了。
今日臘八,按理說沒到送糧的日子,但卻有小道消息說,有加餐!
“馮將軍要給吾等發(fā)臘貨?”
眾人頓時就沸騰了,臘日食臘,本就是傳統(tǒng),為顯仁厚,漢時官府甚至?xí)o年長的百姓和官吏戍卒發(fā)一份臘錢,如今劉秀承續(xù)漢統(tǒng),竟是連這份德政也繼承了?
有人不以為然:“聽說馮將軍自己都與士卒同食,數(shù)月不知肉味,哪來的臘貨分發(fā)?”
其他人卻不服,他們對馮異有謎一般的信心:“汝等難道沒聽過‘公孫麥飯’‘公孫豆粥’之事么?馮將軍就是能變出吃食來!”
這是關(guān)于馮異追隨劉皇帝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據(jù)說那時劉秀等人沒有落腳之地,在淮泗流浪,饑腸轆轆之際,馮異次日竟搞到了一釜豆粥,緩解饑寒。后來風(fēng)雨交加,又是馮異最先找到安頓的廢棄里閭,又不知從哪個旮旯角刨出百姓藏好的糧食,又煮了一釜麥飯……
馮異的厲害之處在于,他不但能管好幾十人的吃食,上萬人的糧秣也處理得妥妥當(dāng)當(dāng),馮異對后勤補(bǔ)給頗為重視,在輜重沒跟上時,寧可持重也不愿急馳。
“沒錯,過去一年西征,從豫章打到長沙城下,幾度陷入艱難,但馮將軍何時讓吾等沒飯吃過?且等著罷!”
不管信與不信,士卒們都暗自期盼,渴望能吃上口肉,南方早就不是幾百年前扔根棍子就能打到野獸的蠻荒狀態(tài)了,尤其是鄂地一帶開發(fā)較早,更是如此。
到了正午,這個消息基本被坐實,營房內(nèi)傳得有鼻子有眼:“今早有數(shù)十條大船抵達(dá)鄂縣,隔壁左營的士卒,被調(diào)到碼頭卸貨,聽回來的人說,那些筐上多有油脂,聞著都香!”
士心更加萬分期盼,當(dāng)外頭傳來聲響,呼喚營官帶人出去時,眾人竟端著各自的釜碗瓢盆一涌而出,但旋即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
不是因為送來的臘貨堆積如山,而是因為,給他們送臘的人,竟是馮異本人!
馮異一口的潁川口音,穿著一身舊甲,聽說他當(dāng)年就披掛此甲,跟著漢帝劉秀在昆陽大殺四方。
營官戰(zhàn)戰(zhàn)兢兢上前,馮異也不嫌油膩,從身后筐中取出一只用草繩扎好的臘鴨,交給軍吏,而后又留下一筐味道很重的臘魚,這是給士卒們吃的……
不僅如此,馮異還能和這些他能一一叫出名為的軍吏攀談:“與士卒不同,營官多是南陽、潁川人,宛地食臘,吃的是臘狗,潁川食臘,吃的是彘肉和雞。”
馮異嘆息道:“但大江之畔,還是鴨、魚多些,諸君勿要嫌棄。”
“豈敢!”
軍吏帶著士卒們向馮異道謝:“這是將軍親手送的臘味啊。”
馮異卻不欲豎立自己的私人恩義,只朝東拱手道:“此乃皇帝陛下所為,數(shù)月前,天子便向民間購買鴨鵝,又從廣陵附近調(diào)鹽,令沿江各地腌魚,再遣舟船運(yùn)送。就是要趕在臘八日,給士卒們送來,要謝,就謝大漢天子!”
“大漢萬歲!”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谋县|
云梦县|
尚志市|
乌苏市|
泽州县|
栾川县|
怀化市|
八宿县|
拜城县|
民乐县|
德安县|
大洼县|
屏东市|
房山区|
安龙县|
大化|
富川|
射阳县|
古蔺县|
阆中市|
石棉县|
北票市|
紫金县|
克东县|
资阳市|
泸溪县|
汝城县|
麦盖提县|
光山县|
元阳县|
伊吾县|
河东区|
永新县|
揭西县|
麻阳|
图片|
临海市|
沾益县|
西宁市|
辽阳县|
墨竹工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