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一零章 心服口服-《大魏春》


    第(1/3)頁

    無人問出“為何要退兵”這種愚蠢的話。

    只因裴邃與成景俊深知:若不想成為大梁之千古罪人,不想真的叛出南梁,就只有盡快退兵。

    原因則在于:不論李承志之計成與不成,昌義之、裴邃等人的親眷子弟會不會中計而逃出建康。但只待其秘遣之心腹,及或是被其收買、或是受其脅迫的那些俘將回到建康,昌義之等三人之秘辛自然滿城皆知。

    恰恰這幾樁秘辛又如板上釘釘,真的不能再真。再加上李承志與之相應而編造的“昌義之圖謀自立”,“昌、裴二人欲率大軍降魏”等等謠言就會囂其塵上,令蕭衍與南梁朝野無法分辯真假與虛實。

    而偏偏自晉以來,南朝每代都是以下犯上,以臣弒君得以竊國,至如今已歷整整五朝。包括當今皇帝蕭衍。

    因此莫看蕭衍行事頗有仁君之風,但南梁朝野皆知,皇帝最忌諱的便是領兵大將擁兵自重。最擔心的便是有人如宋之劉裕、齊之蕭道成、并他梁之蕭衍一般,也想嘗嘗這當皇帝是什么滋味。

    到那時,南梁皇帝與朝廷必會驚慌失措。留給昌義之與裴邃等人最好的結局便是即刻回京,主動避嫌。也更說不定,隨宣旨官而來的,還有暗中調查的欽差。

    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說的便是眼下這般:恰至局勢變幻莫測,風譎云詭之時。若再來個臨陣換將,更如雪上加霜。

    此一時,彼一時。這次不論來者為何人,哪怕是蕭衍親至,便是伏羅、元麗、于忠等人口燦蓮花、聲淚俱下,新帥也絕不會相信諸如“李承志乃天授”、“可于廟堂之中決斷千里之外”、并“天雷”之類的說辭。

    便如昌義之堅信“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一般,新任之將再是謹慎,也無法想像出李承志的諸般手段。故而但一接戰,定會兵敗如山倒,一潰千里。

    到那時,這十萬大軍,能活著逃回到南梁的,能有幾個?

    而便是南梁國力不弱,又能再征得動幾次“十萬大軍”?

    這等大敗,必然要有人背鍋。用腳指頭也能想到不會是皇帝,那就只剩昌義之或是裴邃,更或是二人同為難兄難弟。

    故而,與其敗北并損兵折將,還要留一世罵名,不如就此做罷。

    待全須全尾的返回建康,再向皇帝解釋也不遲……

    痛定思痛,裴邃狠狠的一咬牙:“那就退!”

    “即刻就退……立時傳令,命蘭子云撤回陳倉……”

    昌義之頭點的斬釘截鐵,“待退回南岸,便掘開上游河壩。待入夜后,便連夜退回陳倉……”

    “好!”

    裴邃滿臉苦色的喚來親信,予往各處傳令。

    昌義之回過頭,看了看跪伏于地的親信和癱坐榻中的成景俊:“莫怕……便是絕密,不久也會天下皆知,故而何需滅口?至于景俊……”

    他略一沉吟,“自古孝悌之人,莫不如是。再者陛下寬仁,定會予你網開一面,故而莫要心憂……”

    二人連聲應諾,昌義之雙大手一揮,往堂下走去:“李氏小兒即稱予我備了厚禮,那就隨老夫看看,都是何等新奇之物……淵明也來……”

    親信連忙扶起成景俊。裴邃聞言,予傳令的親兵低語幾句,也走了過來。

    “來時郎君便諸般交待,稱些許薄禮,還望縣候莫要嫌輕……”

    李睿搶先一步,剛要予昌義之開箱,卻不想昌義之一聲斷喝:“不勞貴使……左右,予我開箱……

    隨著話音,登時便有數位甲士掀簾而入,橫在了昌義之與李睿之間。

    李睿微一愣神,又恍然大悟:昌義之這是在防備他猝然行刺?

    他有此訕訕,老老實實往后一退,又做了個請的姿勢,意思是可由帳中親信代勞。

    來時李承志便警醒過他,稱李睿只要老老實實將信送到,將話代到,此計便成了大半。萬萬不可妄生惡念,多此一舉,不然就會壞了他的大事。

    所以李睿還真沒生出過這種心思。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盛区| 洞口县| 华蓥市| 宜君县| 延寿县| 五大连池市| 德惠市| 蓬莱市| 独山县| 乐山市| 澄迈县| 莱州市| 宜丰县| 望江县| 香河县| 崇礼县| 青海省| 从江县| 临海市| 阳曲县| 团风县| 抚宁县| 旬阳县| 南城县| 南溪县| 涞水县| 博罗县| 武定县| 突泉县| 烟台市| 林甸县| 临高县| 都兰县| 汾西县| 庆云县| 双流县| 广宗县| 赤城县| 晋州市| 松桃| 北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