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百歲之好,一言為定》
第(3/3)頁
夏林希轉過臉,馬上回答:“我信。”
顧曉曼先是一愣,又立刻辯解道:“信什么啊,他無憑無據的,簡直亂潑臟水。”
“好了,別爭了,”夏林希握著一支圓珠筆,故作大度道,“丟一張試卷而已,找回來就算了。”
算個屁。
夏林希在心里腹誹,好你個陳亦川,讓我在語文課上丟臉。
此時距離下課還有二十多分鐘,趙寧成已經講到了詩詞鑒賞,他旁征博引舉了幾個例子,又剛好走到了陳亦川的座位旁。
月考試卷上有一道題目,叫做“分析《項脊軒志》的最后一句話”,趙寧成順手敲了敲陳亦川的課桌,讓他站起來回答問題。
趙寧成道:“請你為大家賞析《項脊軒志》的結尾句——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矣,今已亭亭如蓋也。”
陳亦川放下試卷,身形筆直地起立,答道:“作者把悼念亡妻的哀思寄托于一棵枇杷樹,利用移情于物的手法,表達物是人非、光陰易逝的中心思想,充分體現作者對亡妻的緬懷與愛慕。”
“很好,”趙寧成表揚道,“類似于移情于物,觸景生情,托物寄情的關鍵詞,同學們至少要寫一個,答題方法可以參照陳亦川。”
陳亦川講出標準答案,就穩穩當當地坐回了原位。
夏林希很不服氣。
她說:“這種答案,不是人人都會寫的么?”
蔣正寒略微前傾,低聲接了一句:“我不會。”
夏林希回道:“我不信。”
蔣正寒為證清白,就把自己的試卷遞給了她。
夏林希翻開卷子一看,只見《項脊軒志》的結尾句賞析中,蔣正寒是這么寫的:這句話非常感人,作者當時很可能寫哭了。
這句話非常感人,作者當時很可能寫哭了。
夏林希默不作聲,為蔣正寒的誠實而感到震驚。
她轉過臉,用一種探究的目光看著蔣正寒,或許并不需要探究——他本來就是傻的。
夏林希在心中胡思亂想,然后翻開整張答題卷,又見蔣正寒的作文分數慘不忍睹,幾乎是一個聞所未聞的低分。
作文題目《拒絕平庸》,蔣同學是這么開的頭,他在試卷上寫道:人人生而不同,平庸是一種常態,也是一種異態,根本無法拒絕。
哎呦我去,竟敢反駁題目,這人沒救了,夏林希心想。
但是比沒救更可怕的是,夏林希竟然覺得他講的有點道理。
她合上他的試卷,原封不動地還給他,又聽蔣正寒問:“你覺得我寫的對么?”
“百分之四十一是對的,”夏林希道,“你的成績是六十二,除以總分一百五,結果是零點四一。”
蔣正寒笑了一聲,好像并不生氣。
他說:“確實是這樣。”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法库县|
萍乡市|
云南省|
剑阁县|
浙江省|
壤塘县|
连南|
沛县|
闵行区|
大余县|
华池县|
乐亭县|
宜春市|
根河市|
卓资县|
高雄县|
宁陕县|
庄浪县|
通渭县|
普定县|
积石山|
边坝县|
中方县|
乌海市|
循化|
赞皇县|
道孚县|
通辽市|
开平市|
达日县|
聊城市|
金乡县|
惠州市|
潼关县|
博野县|
西乌|
山东省|
乐至县|
鲁甸县|
且末县|
肥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