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六十章 唐侯李旭(四千字大章)-《開局一座城鎮中心》


    第(2/3)頁

    所以主要的工作還是要譚綸來擬定,自己最多是聽聽提點意見和建議,最后拍板就行。

    老板嘛,就是老是拍板的那個人。

    事必躬親會累死人的,造反是為了活的更舒服,而不是想要當勞模的。

    譚綸也不客氣,捧著面前一沓信箋說了起來。

    先說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四個方面:

    第一、延安府的人口被高胡子賊軍禍害的減少許多。

    目前雖然還沒辦法具體統計到底損失了多少人口,但是肉眼可見的是大量的農田荒蕪,許多房屋田舍空無一人,就連延安城里的百姓都沒剩下多少了。

    許多百姓要么躲進山里去避禍,要么被賊軍給裹挾從賊,要么就是當了難民跑到其他地方去了。

    當然還有很多被賊軍所殺或者因為其他原因死亡的。

    作為根據地,沒有人口那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就要先想辦法把這些躲進山里的百姓給弄出來,讓他們重新回到家園,安居樂業。

    至于用什么辦法,譚綸的建議是先將那些無主的土地給重新丈量規劃,然后分給那些愿意從山里出來或者重新回到家鄉的農民耕作。

    再輔助以免稅免租等惠民政策,肯定可以吸引許多百姓重新回歸家園的,而且對于延安府新的統治者們會真心擁護起來。

    具體細節還需要推敲,不適合在這種場合說太細。

    當然了,光是吸引那些跑出去的百姓回來肯定不夠的,譚綸還建議從基地以及關中各縣移民。

    這些移民里面既有原本屬于延安府的百姓現在成了難民無家可歸的那些百姓,還可以遷徙一些喪失家園喪失田地的關中百姓去延安府落戶。

    基地的農民自然不用說了,但是目前就算全遷過來也只有一萬人,也是杯水車薪。

    這個工作是一個長期的工作,急不得的。

    李旭聽完覺得也沒啥好補充的。

    至于說實際效果咋樣,以后施行的過程中就會知道。

    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嘛。

    李旭說完這句話后,譚綸眼前一亮,說主公這句話是黃鐘大呂,振聾發聵,讓李旭頗有些汗顏。

    除了這些百姓之外,譚綸還提出要把這次所有的俘虜全部給編入勞改營,讓他們也要充當勞動力去耕田做工,恢復生產。

    李旭頷首同意,并提議可以把這些人編成若干個勞改農場,原來的建制全部打亂分開,混編在一起實行管理。

    譚綸聞言又被激發出了新的靈感,說是可以采用保甲制度來管理這些人,保長和甲長們既協助農場的看守們管理俘虜,又本身是監督者,其他的俘虜們也互相監督,若是有一人犯事或者逃跑,其他人都要受到株連問罪。

    李旭也來了興致,建議凡是表現好的,三年后可恢復自由之身,選擇歸農或者從軍都可。表現特別突出的可以提前結束勞動改造。

    同時對于勤奮耕作者以及舉報揭發者都有相應的獎勵。

    其他幾個一直聽著的將領們也被擊發的各有想法冒出來,眾人一陣頭腦風暴,關于俘虜改造和管理的辦法越來越明晰詳細起來。

    一旁被趕鴨子上架充當參謀的幾個道士奮筆疾書,將眾人所說的快速記下。

    李旭又提出,除了讓這些俘虜們種田,也可以單獨成立幾個專門挖礦的勞改農場。

    目前石油和天然氣是用不上的,畢竟沒有那些搞化工的基礎。

    但是煤礦卻是可以大量開采的,開采出來的煤可以充當燃料之外,還能制作蜂窩煤,煤渣還可以用來修路。

    李旭甚至以后打算成立一個煤炭商行,并入萬達商行里面,制作的蜂窩煤將會跟著自己征服天下的腳步行銷天下。

    現在這個世界人們取暖做飯主要用的燃料還木柴。

    木柴不僅不耐燒,而且溫度也低,大量砍伐也會對環境產生影響,即使有個別的百姓撿回來一些埋得比較淺的煤炭當燃料,也不是主流行為。

    到時候比起原煤更耐燒更清潔的蜂窩煤肯定會風靡天下的。

    本來說的是吸引百姓重歸家園的事情,結果最后又扯遠了。

    李旭將話題重新拉回來之后,示意譚綸繼續說下面的事情。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汤阴县| 莱西市| 禄丰县| 开远市| 会宁县| 社会| 呼图壁县| 镇沅| 湘潭市| 启东市| 通城县| 普陀区| 融水| 清涧县| 石台县| 太白县| 西和县| 牟定县| 江安县| 漠河县| 延寿县| 门头沟区| 琼结县| 东港市| 石城县| 平阳县| 石楼县| 新竹县| 阿克苏市| 淳安县| 苍溪县| 周至县| 高陵县| 永济市| 仁寿县| 阳谷县| 沙坪坝区| 外汇| 阿拉善右旗| 盐津县| 元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