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經歷了很多的事情,景和帝已經不是以前那個萬事不爭的皇帝了。 他變得積極了起來。 從柳銘淇這邊回去第二天,他便帶著肅王、四位丞相、京畿總督熊文慶、漕運衙門總督苗炎、六部尚書、以及幾位大將軍……等等上百名官員,一起去查看了剩下七畝紅薯地的收割情況。 柳銘淇自然沒有在場。 他如果在場解釋,肯定就會搶了景和帝的風頭。 少年連最大的榮耀都讓出去了,自然不可能和景和帝爭這點東西。 他讓負責紅薯的于征出馬,權當所有的一切都是景和帝吩咐的,于征只是一個具體執行者。 關于紅薯的問題,朝廷諸位大臣的爭先恐后,以及那興奮過度的狀態,險些讓于征腦子都給震壞。 回來之后,他告訴了柳銘淇,朝廷諸公簡直是跟瘋了一樣,完全不像是決定天下大事的重臣。 “南宮丞相當即就跪下了,老淚縱橫的沖著皇上大喊萬歲!” “其余的人也不例外,高興得大喊大叫。” “熊總督聽說后年便可以在京畿地區大規模種植,笑得合不攏嘴。” “好幾位將軍聽說紅薯可以生吃,直接洗了一下就吃,邊吃邊夸獎紅薯清脆爽口,水分充足,比蘋果都差不到哪兒去。” “之后把紅薯給烤熟了,他們吃了之后更是興奮。連苗大人都懇求皇上把紅薯盡快開始種植,爭取兩三年后就鋪遍全國種植。” “肅王爺還想直接把紅薯收歸內務府著,聽說是皇上委托給了您來照顧,他才放棄了這個想法。” “……” 聽著于征的這些轉述,柳銘淇心中也有了數。 在他看來,這一切的表現都很正常。 即便是再鎮定的人,第一次看到可以一畝收割兩千斤以上的可食用農作物時,都會驚駭莫名,歡喜若狂的。 制約封建社會發展的最大枷鎖,就是人口不斷泛濫,導致糧食嚴重不足的問題。 一旦把這個問題解決了,民間再也沒有了暴亂的根源,那么什么事情都好辦。 像是這幾年的災害,重新再來一遍,朝廷都不會擔心害怕。 而將糧食問題給解決掉,民眾們肯定會積極做別的事情,比如手工業,比如船運業,比如飼養各種馬牛羊等等。 整個天下便是一個百花齊放的地步! 如此便直追三皇五帝,成了一個人間樂土。 負責輔佐皇帝的大家,即便是到了地下,見了閻羅王,也是昂首挺胸的。 思緒過處,柳銘淇問于征道:“收割的紅薯,已經窖藏好了?” “皇上又帶走了兩百斤,說是給太后,還有沒過來的朝廷大員們吃。”于征道,“剩下的兩萬二千三百斤紅薯,已經分別放置于白糖工坊我們的五個地窖之中。繡衣衛大都督高敬還特意派了一百個繡衣衛,日夜駐守在白糖工坊周圍,提防宵小。” 少年笑了,“這樣挺好的,我們倒可以震撼一些宵小之徒了。” 別看現在裕王府的生意如火如荼,但實際上也有很多的麻煩。 許多工坊都混進了外來別有用心的人,想要探查各個產品的秘方竅門。 在這一點上面,平日里不問世事的裕王也非常果斷嚴厲,一旦發現了,直接打斷雙腿送到帝京府巡捕衙門去。 苗炎最喜歡這樣的人,因為順藤摸瓜之下,他抓住了后面的隱藏大佬,最少都能罰十幾萬兩白銀,甚至能罰七八十萬的。 當然這也不是每一件案件由苗炎自己來處理,他手下的八大總巡捕對此非常的擅長。 正因為他們實在是太能干了,所以這一次苗炎去漕運衙門,也帶了四個總巡捕去。 只是不知道這些人能在漕運這個著名的黑洞之中,堅持得了多久,最后會不會被苗黑子揮淚斬馬謖。 …… 于征走了之后,柳銘淇轉身去了另一個院子。 這個院子里坐著一個青衫的年輕人,自己拿著一杯酒,慢悠悠的喝,旁邊還有兩盤冷切的香腸和鹵肉。 聽到了聲音,他扭頭一瞧,馬上就放下酒站了起來,恭恭敬敬的對著柳銘淇行禮:“王爺!” “長鳳兄!”柳銘淇還了一個禮,“來,坐下說!” “好!” 年輕人灑脫的坐了下去,倒是沒有什么拘束。 柳銘淇看了看這個長得風神俊朗的年輕人,他的長相比年齡還要年輕一些,實際上他已經二十八歲了,但看上去也就二十出頭。 而且這家伙長得特別帥氣,還帶著一股溫和的味道,但誰都想不到,這就是大康朝第一的狂生才子。 用現代化來說。 他就是噴子。 天字第一號的噴子——鞏淵。 上次無數的舉人士子們在皇宮門口請愿,他鞏淵站在最前面,而且喊的口號特別嚇人。 “處斬南宮忌!” “抄家林鎮遠!” “殺盡一切貪官污吏!” “……” 這些都是鞏淵帶頭吼的。 要不是丞相曹儀親自出面,把這群人哄到一邊談了許久,皇帝當場就要下不了臺。 可你看現在鞏淵溫文爾雅的樣子,像是那種瘋狂的額人嗎? 當然了,有可能這是因為他見到了自己瘋狂崇拜的偶像的緣故。 鞏淵最喜歡“舍生取義說”,他對《勸學》甚至能直接倒背如流。 對于能寫出這樣天人之論的柳銘淇,他當然是瘋狂的膜拜。 只不過之前他求見柳銘淇好多次,柳銘淇都沒有見他。 現在柳銘淇就問他,“先前我多次對你避而不見,你心中怎么想的?” 鞏淵想了想,回答道:“避嫌。” 少年笑了起來,“那么現在呢?” 鞏淵道:“避嫌。” “哈哈哈……” 柳銘淇拿起了酒瓶,給自己也倒了一杯,和他碰了一下:“所以你這種人不適合當官。” 鞏淵點點頭,一飲而盡之后道:“所以我不愿意當官。” 但這的確是一個聰明人。 柳銘淇兩次的問話,他用的都是同一個詞,可“避嫌”兩個字卻有著不同的意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