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是以像靈氣這種虛無縹緲之物,又怎么可能凝聚成靈石這種實物,供各個修仙之人帶往四方,當(dāng)做貨幣使用呢? 實際上。 如今隨著修為不斷精深,陸離對于天地靈氣這種存在,也有了一些更深的認(rèn)識。 雖然他也無法肯定,但內(nèi)心中卻是對靈脈福地這種東西,更偏向于認(rèn)為是天地之間,各種大道之法的不平衡節(jié)點。 因為天地?zé)o法完全的掌握平衡各種大道之法,所以對于一些掌握不夠徹底的大道之法,便會從天地深處顯化出來,從而形成各種各樣的靈氣福地。 這一理論依據(jù),便是從各種福地靈脈各有屬性,若是在其中修行相同屬性的仙法,便能以遠(yuǎn)超常人的速度精進(jìn)修為,較為輕松的破境便可看出。 這不就是大道顯化于外,使得世人能毫無遮掩地加以習(xí)之嗎? 也正是明悟這一點后,陸離對于所謂的靈石之說,便再無半點幻想。 或許這個世上真的有靈石這種東西,但那也不過是受到天地之法的侵染,從而沾染上了一些玄異,比尋常石頭多出一些妙用的天地寶材而已。 真的拿來使用,也不過是用以煉器煉寶,想要從中汲取天地靈氣,根本就是癡心妄想。 與其打那種“修仙靈石”的念頭,還不如去多找找一些能夠承載天地之法的靈丹妙藥,來的更加容易。 不過這般一來,卻就苦了這一世的修士。 受限于沒有一種公認(rèn)的成體系的貨幣,所以這方世界的修士彼此之間交易,卻依舊只是停留在最原始的以物易物。 有的時候甚至因為各種物品的價值屬性不同,彼此也無個參照之物,該如何做一個等價交換,往往傷透了買賣雙方的頭腦。 這也進(jìn)一步制約了修真坊市的形成。 就比如眼下。 陸離看中了萬寶樓中的這些仙品材料,但想要與對方交換,卻也只能拿出一些靈丹妙藥,與對方相互估價,看看彼此是否能夠接受對方的出價。 而其中若是出了什么認(rèn)知不同,那么等待雙方的便是極費口水的討價還價,不斷的去說服對方。 不過相對于那種商賈的斤斤計較,陸離對于自己的出價卻是頗有信心。 在這修行界中摸爬滾打了十余年,他也雖然沒有去真正的買賣接觸過,但也是從其他修士口中,知曉了各種靈丹妙藥的珍貴珍惜。 因此他此時雖然拿出的靈丹妙藥不多,甚至論起品階來,還要比藍(lán)相臣拿出的那一批仙品材料要低上那么一些。 但自己的靈丹妙藥雖然品階差了點,卻是處于有價無市的局面。而對方的仙品材料雖然品階高了些,但卻是有市無價。 兩者從供需和價值,完全顛倒了個個。 如此兩兩彌補(bǔ)扯平,誰也沒占誰便宜。 甚至因為靈丹妙藥的缺乏,對方如果炒作得當(dāng)?shù)脑挘€能借此賣一個高價,如此價值便就遠(yuǎn)勝那些仙品材料了。 其實陸離如果不介意耗費一些精力的話,也完全可以搞一場拍賣會,將自己積攢的一些靈丹妙藥賣出去,這樣必能獲得大量的仙品材料用于煉制法寶。 不過這樣一來太過張揚,二來也耗費心力精力,他懶得這么去做罷了。 因此若是能以少賺一些為代價,從萬寶樓這里購得諸多仙品材料,省去那諸多繁瑣,倒也不失為一種便捷。 陸離為了省事,也可謂是誠意滿滿了。 而他這種誠意,藍(lán)相臣立刻就領(lǐng)悟到了。 于是在仔細(xì)鑒別過眼前這諸多靈丹妙藥之后,確認(rèn)了這些寶物的價值,在對于陸離的詢問,藍(lán)相臣再無遲疑,當(dāng)即就應(yīng)允道:“自然可以換,陸道友若是同意,那你我此時便可做成這筆交易,錢貨兩訖。” 他確實沒有半點討價還價,多壓些價格的念頭。 眼下交易,明顯是對方的貨品更為珍惜緊俏,主動權(quán)是掌握在對方手上的。 他這邊仙品材料雖然珍貴,但只要用心去收集一下,還是能夠找到不少的。而靈丹妙藥這種東西,卻屬于可遇不可求之物。 彼此孰輕孰重,作為一個精明的商人,藍(lán)相臣自然是看得清楚的。 因此他半點也不敢和陸離討讓,反而生怕對方臨時反悔,不想做這筆生意了。 不過藍(lán)相臣這顯然是多慮了。 “那好,你我便各自收取交換之物,做成這筆買賣吧。” 在他同意交易之后,陸離微微一笑,隨后大袖一揮,便將自己看中的那些仙品材料收入袖中。 然后藍(lán)相臣見陸離收下仙品材料,提出的心稍稍一松,也趕忙將那些靈丹妙藥收入袖中。 看那模樣,似乎是生怕陸離反悔再收了回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