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步虛道弟子施展神通,還需諸神、鬼差借力。 金超群身為神庭正式鬼卒,自然不會不知。 這兩年來,也有二十余步虛道弟子感悟天心,受篆天曹。 金超群也見過幾次。 “誥屏山。” “這是李三全、鄭兆坤兩人修行之地。李三全半年前就已受篆,看來鄭兆坤也成功受篆。” 吳英穹為神庭鬼差,陽世根基還在,恰在松溪縣中。 知曉不少隱秘。 金超群與吳英穹同在鬼城,關系甚好,也知道這兩人。 “鐵拳門有風雨山尊神庇佑,一門兩受篆,果然不凡。”金超群感嘆道。 吳英穹聞言,搖頭道,“這話可不要亂說。但入步虛道,不論出身,皆是神君弟子。李三全、鄭兆坤不回九松山,不去風雨山,顯然是受到指點避嫌。” “步虛道弟子、受篆道士的身份,可比鐵拳門弟子尊貴的多。” 吳英穹看的清楚。 松溪縣山河之間,誥屏山名義上有山神鎮壓。可誥屏山神與兩位從九品神終年不出,絕不是步虛道弟子首選。 李三全與鄭兆坤卻挑了此處作為修行道場。 其中緣由,耐人尋味。 “這倒也是。” “不過一門兩受篆,著實令人羨慕。” 金超群沒想更深,苦笑道,“我金家也有兩個不成器的后輩入了步虛道,至今還未曾有什么頭緒。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踏入受篆層次。” 入了受篆層次,便能與一尊神靈建立聯系,以為靠山、底蘊。 松溪縣神靈。 個個不凡。 背靠松溪神庭,有神君坐鎮,誰敢輕慢?受篆道士有此人脈,前途貴不可言。 “步虛道修行,本就不易。” “我吳家子弟,何嘗不是如此。” 吳英穹深有同感。 步虛道第一批弟子一百三十二人。 至今為止,算上新晉的鄭兆坤,受篆道士僅有二十九之數。 大多數都還在門外徘徊,不得其法而入。 …… 兩人交談,時間轉瞬。 至傍晚間。 吳英穹、金超群神色一動,身形忽的消失在誥屏山鬼城。 “步虛道弟子李三全見過兩位鬼差大人。” 李三全背懸法劍,手持玉凈瓶,玉朗如豐。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