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5.黎丘逞威-《牛吏之帝王崛起》
第(1/3)頁
建世六年夏,堅守半年之后,江陵王程泛在馬援軍的圍攻之下勢窮出降,被檻車解送長安。漢軍占領了荊州重要城市江陵,之后馬援差眾將分頭略地,迅速占領南郡南部的大部分地區。
這是一個重大的戰果,因為江陵的攻陷,使漢軍實現了對楚黎王秦豐的戰略包圍,使其北部堅固的襄陽防線失去意義,馬援隨時可以發兵北進,端掉秦豐多年經營的老巢黎丘。
江陵就是從前楚國的郢都,地處江漢平原,北據襄陽,南控湖湘,東連江夏,西通巴蜀,東有云夢之饒,是楚地的核心地域,戰略位置極其重要。
江陵一帶一直是比較富裕的地區,有江漢川澤山林之饒。民食魚稻,以漁獵山伐為業,瓜果蔬菜,食物常足。江陵周圍地域廣闊,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優越,百姓只要采用原始的耕作技術,就可以種出足夠的糧食,讓全家都能吃上飽飯。故此,此地對提升科學技術的需求并不十分強烈,耕作技術比起中原要落后許多。
這里的土地是真正的沃野,即便耕作技術落后,其產出也著實不少,除了農田里的產出之外,還有大量的水產。富饒的物質資源給江陵提供了充足的兵糧,使程泛可以在此地堅持半年之久。
占領江陵,讓馬援長出了一口氣。這意味著,他的十余萬大軍的軍糧有望多出一個供應渠道,在當地就食,比起從巴蜀向外運糧成本低了許多,可以大大緩解馬援不太富裕的財政狀況。
對于馬援軍的東征,長安朝廷是不拿一分錢的。皇帝給馬援的任務就是以巴蜀之地為基礎,利用其資源,實現自我循環運營。然后東取荊揚,自南向北,實現對邯鄲的戰略包圍。在整個戰略運行過程中,長安朝廷只在馬援大造船只時進行了支援,除此之外,所有的一切,包括東征錢糧都由馬援自行籌措。
滅掉公孫述,馬援接收了原本成家政權的資產,使他有了足夠的啟動資金,可以在朝廷的支持下打造船隊,裝備部隊。十余萬大軍東征的錢糧卻大部分出自巴蜀豪強,他們跟隨著軍隊運送軍糧,得不到現款支付也毫無怨言,其根本原因在于征服之后,豪強們可以得到馬援事先許諾的經商許可和政策紅利,得到遠超過當時付出的補償。
江陵城被困數月,程泛實在打不動了才出降,城中資源已消耗殆盡,馬援軍所得自然不如夷陵,好在江陵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它的位置,至于糧食,那么好的地還怕以后長不出糧嗎?
攻克江陵之后,楚黎王秦豐控制地域門戶大開,黎丘城就在眼前,不管他在北面襄陽一帶的防線多么堅固,黎丘南面已無險可守,最虛弱的一面已暴露在馬援軍的兵鋒之下。
而馬援幾乎完全沒有停留,立即派定隴將軍孫易率軍兩萬北上,從陸路攻打黎丘。
他又派校尉李育、程烏率船隊順湘水南下,去攻取長沙,取長沙后,便是平定荊南。
長沙是控制荊南的要沖,自長沙向南有兩條水路,湘水向西南方向拐去,直通零陵,長沙東南方向的耒水,可以直接抵達桂陽。
這正體現了江陵的重要,一旦據有此城,接下來的一切都是順理成章,馬援只管率領船隊沿著水系走,有水有船,方便行軍,方便運糧,比走陸路不知要便捷多少。
馬援將黎丘和荊南之事安排妥當,他自己則率著龐大的船隊繼續沿江而下,直取江夏。
如今那里是建武漢的地盤。
楚黎王秦豐在襄陽一帶與建世漢材官將軍張允和征南將軍仇志對峙,半年內雙方大戰小戰不斷,誰也不能殲滅誰。這期間張允攻克了山都,破了襄陽北部防線的西端,秦豐被迫退保鄧縣和襄陽。
黎丘悍將蔡宏駐守鄧縣,秦豐自己則坐鎮襄陽。
鄧縣和襄陽兩地相距只有數十里,一南一北,正卡在漢軍南下的要沖之地。張允和仇志分頭攻打,但秦豐在此經營多年,這條防線建得極為堅固,張允兩人一時難以攻下。
突然,南方傳來他的好女婿程泛出降、江陵失陷的消息,秦豐吃了一驚,不禁大罵程泛“沒用的東西,那么一座堅城都守不住!”
老巢受到威脅,秦豐在襄陽再也呆不住了,他對部將蔡宏說道:“馬援大軍十余萬占據江陵,必定全軍北上,攻打黎丘,寡人將回兵擊之,襄陽防線皆托付與你,你一定要替寡人守住。”
蔡宏發誓固守。
布置好了襄陽之事,秦豐率主力大軍火速返回黎丘,幾乎是剛一進城,漢軍便到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沁源县|
吉林市|
柯坪县|
淮南市|
喜德县|
阿瓦提县|
宁陵县|
灵石县|
丽江市|
武宁县|
渭源县|
东丰县|
定日县|
宁化县|
共和县|
贡山|
白银市|
电白县|
三明市|
新绛县|
罗山县|
新密市|
将乐县|
大名县|
南部县|
桃园县|
石门县|
仙居县|
保康县|
鄂尔多斯市|
淮阳县|
含山县|
南川市|
班玛县|
上饶县|
烟台市|
城口县|
柞水县|
朝阳县|
永顺县|
沽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