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十三章 朝堂紛爭-《史上第一絕境》


    第(2/3)頁

    梁羽坐在一旁,端著茶水不說話,梁植聽到這話,也只是瞇著眼睛看了看,看清楚是誰之后,又把眼睛閉上。

    “趙御史,伊霍之事所謂何事?”方護聲音很嚴肅,讓那御史心里咯噔一聲,其他人也都感覺有些意外,老相爺這是咋了?

    御史言官要彈劾戶部尚書有謀反之心,這事說大也大,說小也小,但是無論如何方護作為朝儀主持者,按理都應該問一問,怎么放著這種事不管,卻揪著這御史一句話不放。

    那御史也是個倔性子,道:“回相爺,這伊霍之事,自然是說程尚書有不臣之心,打算效仿商朝伊尹與西漢霍光,行那不臣之事。”

    這御史言官向來什么都敢說,梁三爺也見識過這幫子倔驢的性子,上次就因為廢太子,結果撞死了一個,引得整個御史臺的人鬧開了鍋,梁三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安撫好。

    方護也知道這幫御史的性子,但是此時火上了腦子,看著那趙御史道:“這伊尹與霍光均是中興之臣,古來先賢,如何有不臣之心?”

    趙御史一聽方護這樣說,也顧不上什么上官下臣之別,正色道:“方軍機,那伊尹以輔臣之勢囚君父太甲于桐宮,霍光以權臣之威廢劉賀而立宣帝劉病已,又如何能是為中興之臣,又如何能稱得上古來先賢?”

    方護道:“孟子云,湯之于伊尹,學焉而后臣之,故不勞而王。霍光廢無道立有道,此二人治下,皆是太平盛世,百姓安居樂業,四海升平,萬邦來朝,如何稱不上先賢?”

    趙御史道:“軍機之言,下官以為不然,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孔圣人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若是滿朝皆為伊尹霍光之徒,但不知這天下又有多少王莽、董卓、曹操之輩,若是朝堂之上皆是虎狼之輩,那時朝廷動蕩,百姓無主,又何談安居樂業,又何談四海升平?下官斗膽問一句,方軍機為臣之道,是以伊尹、霍光之效,還是以王董曹操之流?”

    他這一番話說的方護是面色大變,素來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趙御史身為言官,在朝堂之上可以瘋狗一樣,肆無忌憚,但是方護作為百官之首,素有清名,如何能和他做這些口舌之爭。

    這御史臺的人,只因為方護沒有將他們的頭頭御史中丞蘇信納入軍機處內,一直對方護頗有意見,此時發難,自然是有些泄憤之意。

    其他御史一見,個個捋須而笑,心里為趙御史點贊。

    方護手下官員見自己大佬受辱,有心出頭,正要組織語言懟回去,卻聽大殿之內有人大聲道。

    “放肆!”

    眾人望去,見是兵部尚書韓勵,心中納悶,這姓趙的和方相爺撕逼,韓勵這兵部尚書既不是御史一派,也不是方護門人,怎么突然橫插一杠子。

    “你一個小小御史,目無上官,如何敢在這大殿之上大放厥詞?”韓勵怒目而視,他本是將門之后,年輕時在邊關屢立戰功,后被調入京師,一路升遷,靠著軍功和祖上功勞,三十五做到了兵部尚書的高位,在大炎朝中,雖算不上頭一份,但是卻也足夠讓人欽佩。

    趙御史是個人來瘋,若是沒人理會他,他說一會,自己沒興趣了,也就算了,但是越是有人搭理,他越是興奮,搭理的人越多,越是杠精。

    “太祖有遺詔,御史言官,非謀逆不可治罪,今圣人英武,又授予我等風聞奏事之權,方軍機貴為百官之首,在朝堂之上,鼓吹伊霍之流,下官如何說不得?”趙御史昂首挺胸,義正言辭,一副不可惶惶侵犯之模樣,反正是明車明炮的干了,口中也不叫相爺,直接叫上了方軍機。

    這軍機大臣名字挺起來是很響亮,但卻是沒有品階的,他這種場合叫方軍機,顯然是不給方護面子。

    韓勵道:“扶大廈將傾于危難之間,延漢室江山數十載國運,若無曹操,不知漢末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又不知多少百姓流離失所,怎么到了趙御史嘴里,這等忠君為國之臣反而成了叛逆之人?你張嘴子曰,閉嘴詩云,先賢尚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難道為國為民,在趙御史眼中,就不是為官之道么。”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峰县| 安乡县| 巫山县| 抚松县| 沙河市| 天峨县| 鹿泉市| 大渡口区| 偃师市| 耿马| 涟源市| 城市| 辽阳市| 冷水江市| 两当县| 临朐县| 汉源县| 临江市| 鄱阳县| 枣阳市| 威宁| 沾益县| 长阳| 承德县| 来凤县| 通城县| 波密县| 保定市| 西吉县| 西宁市| 铜川市| 田东县| 商河县| 峨眉山市| 潮州市| 芦溪县| 高唐县| 佛学| 垫江县| 满洲里市| 平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