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朝堂紛爭-《史上第一絕境》
第(3/3)頁
趙御史哈哈大笑,道:“曹操脅天子以令諸侯,如何能夠稱得上為國為民,韓尚書此言,只怕也是不實!”
韓勵冷聲一笑,道:“桓靈在位,漢統衰落,外戚干政,閹宦為禍。先后黃巾,后有董卓,劫持漢帝,殘暴蒼生,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天下諸侯心無漢室,為一己之私裂土封疆,致使天下蒼生流民失所,苦不堪言。更有甚者,廣屯糧草,擁兵自立,目無君父,心無社稷,麾下之吏皆為敲骨吸髓之輩,治下之民皆成兇虎餓狼之食。曹操以一人之力,先破黃巾,再謀董卓。散盡萬貫家財,招募仁者志士,奉迎漢帝,攘除群逆,克復遼東,威震華夏,一統中原,屯墾戍邊。使漢室不為諸侯輕賤,百姓不為異族侵犯。此等忠臣,在趙御史口中,如何就是大奸大惡之輩?”
趙御史聽了,連連拍掌,道:“趙恒原本以為,韓尚書乃是將門之后,萬沒想竟能說出此等高論,若非熟讀史書之人,聽了韓尚書此言,只怕也將曹操當做忠臣良將,韓尚書所言,在下官看來,無異于指鹿為馬,顛倒黑白。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借漢室之威,行君王之事,縱然征討蠻夷,收復遼東,此本為臣子份內之事,雖有功勞,又如何能夠脅迫天子,加封九錫?韓尚書,你也曾牧野邊關,放馬蠻山,難不成你也要加封九錫,裂土封王么?”
韓勵不以為然,冷聲一哼,趙御史接著道:“朝堂諸公均是飽讀詩書之人,這史書之上,君弱臣強,私加九錫者都是何人?先是王莽,后有曹操,曹魏篡漢之后,又有司馬昭覬覦神器,這三人,哪一個不是亂臣賊子,哪一個不是狼子野心,哪一個不是為當時天下人人得而誅之,后世人人聞之唾棄之人?依我看來,這曹操更比霍光無恥,王莽更比曹操無恥之尤!”
“住嘴!”趙御史說完,朝堂之上三人異口同聲斥道。
趙恒反而一愣,見除了方護和韓勵,吏部尚書左典怎么還跟著罵起自己來了?
招他惹他了?
自己罵霍光和曹操,是指桑罵槐,誰讓方護和韓勵為這倆奸臣開脫,
這吏部尚書左典突然插什么嘴,自己又沒有說他。
眾人也都是疑惑,這趙恒罵霍光和曹操,明顯是影射方護和韓勵,左典一直沒有說話,怎么還跟著一起噴趙恒。
吏部尚書左典見眾人都來看他,面色有些尷尬,輕輕咳嗽一聲,看著趙恒道:“趙御史說曹操就說曹操,說霍光就說霍光,最后扯王莽做什么?”
趙恒剛想說話,一旁一直吃瓜修仙的七皇子梁植突然睜開眼道:“怎么,方相推崇霍光,韓尚書又為曹操說話,難不成左尚書是以王莽為榜樣么?”
此言一出,左典面色十分難看,看著梁植道:“七皇子,不知此話怎么講?!?
梁植大袖一揮,站了起來,看了朝堂上下,道:“依著本王看,趙御史說的話,也是有些道理,咱們大炎朝的朝堂上,確實多了些不臣之氣,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諸位都是我大炎的肱骨之臣,這大炎的江山,還得靠著諸位辛苦,這些口舌之爭,無濟于事,不如就此作罷?!?
趙御史道:“七皇子說的極是,這誰心懷圣人,誰身藏禍心,時間長了,自然知道。但是這程尚書之心,已是路人皆知,若是放任不管,只怕百官心中也不服氣?!?
程經一愣,怎么又扯到自己身上來了,這姓趙的是屬狗的么?
自己好不容易掙脫出來,跳到岸上看他們在這撕逼,怎么撕著撕著就撕到自己身上來了。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港|
宝兴县|
鱼台县|
胶州市|
富民县|
迁西县|
平阳县|
平度市|
原平市|
济宁市|
根河市|
无锡市|
宾川县|
安康市|
台中县|
内丘县|
当涂县|
襄樊市|
社旗县|
武汉市|
临海市|
长岭县|
平遥县|
临夏县|
阳山县|
眉山市|
英山县|
利川市|
高阳县|
乐昌市|
静安区|
武功县|
莱西市|
凤庆县|
辰溪县|
彰武县|
青海省|
罗山县|
民丰县|
当阳市|
花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