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依仗著這位老人家身份上的便利,他派出的兩大財團,也是在這段時間進行了飛速的發展。 三井財團,在那個時候一經成立,就已經是日國的大型商社了。 甚至當初還在華夏國投資了非常多的公司和企業。 那個時候,三井財團就在華夏國投資了4億美金,雖然這個數字并不是特別的多,但是像這樣的大型商社,其實是一個投資放大器。 4億美元的直接投資至少可以帶動40億美元的投資。三井物產有自己獨特的投資模式,在全球范圍內都很少有自己百分之百投資的項目,大多數項目都是攜其成員企業一同投資。 三井物產基本沒有自己品牌的產品,但集團當中有很多世界性的大企業,豐田和東芝這樣的日國跨國公司都是三井財團的成員。 可見三井財團的廣布性,這也是那個老者的安排。 三井甚至把米國通用這些日國之外的大公司,也已經視為了自己的成員單位。 歐美的投資,往往是直接投資獲取利潤或者靠資本培育來賺錢。 作為制造業企業的引路人和產業的組織者,綜合商社幾乎所有可以想到的生意都會做。 這也就代表著那位老者控制下的兩大財團,也都會這么做,只是為了能夠更好的控制住日國的商權。 “商權”一旦掌握財團的相關制造業企業就蜂擁而入占領市場。 日國的汽車、電器、電氣、半導體等產品能迅速占領歐美市場就是最好的例子。 因此,控制“商權”是日國財團駕馭日國經濟的重要砝碼。 伴隨著日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發展,那位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的老者,也讓三井和三菱一起開始了飛速的發展。 在大藏省“護衛艦隊”(各大金融機構和法人企業互相持股穩定股價)保護下,一路順風而行。 甚至不少的主辦銀行,以其穩定、安全和高效率成為信譽優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際性大銀行,銀行破產幾近神話。 現在已經形成三井金融集團、三菱東京金融集團。 這一切現在都是自己的了,是的,現在日國的幾大銀行,已經有幾家是自己的了。 一開始的時候,這些銀行并不是財團中的幾人就可以掌控的,反而像是一些企業合作起來的一個聯盟一樣的組織。 盡管組成聯盟并不能減少壞賬、提高資本充足率,但卻可以通過精簡機構、優化人員配置、合并業務、調整經營策略等方法獲得成本效益,使銀行整體規模加大和承受壞賬的能力有所加強。 重組后的銀行集團將加快從“穩定持股”向流動持股轉變,同時也從“保護型”的協調競爭向“開放型“的競爭轉變。 不過到了后來,這些銀行已經是自己一個財團就可以說了算的了。 并且這些財團里面的成員,也全部變成了自己家族眾的人。 在已經不存在那些不一的人,財團也變得越來越團結。 隨著財團內部大型制造業成員營業額和利潤的增加,主辦銀行的貸款和壞賬問題也不斷得到解決。 日國在那個時候已經毫無疑問地鞏固了多年來世界第一債權國的地位,伴隨著其海外資產不斷壯大,它正在向著金融帝國的目標邁進。 在日國的大財團體制的支持下,很多日國大型制造業企業在過去幾年所謂的經濟低迷階段實現了在全球范圍內的大肆擴張。 特別是在2000年以后,日國企業逐漸消化了it技術和數字技術,應用于其具備優勢的制造業中,為這些企業創造了巨額利潤。 同時也刺激了日國制造業設備的升級換代,進一步確立了它們在全球的競爭優勢。 借助知識產權的保護,日國制造業通過跨國經營的產業分工,將核心技術牢牢控制在手的同時,利用其他國家的廉價勞動力和土地優勢,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全球家電產品領域和汽車產業中的領導地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