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互相學習,共同致富。” 劉青山嘴里連忙客氣兩句。 孫書記擺了擺手:“你們夾皮溝,現在已經走在大伙的前面,這就是領路人,當然值得好好學習。” 旁邊的老劉支書也跟著補充:“就是,前面有車后邊有轍,最難得的是,人家夾皮溝從來都不藏著掖著,有啥好事,也不忘幫襯兄弟大隊。” 大伙也都紛紛點頭,說心里話,這兩年,沒少跟著夾皮溝沾光:扣大棚,養豬,還有種胡蘿卜等等。 這也使得整個青山鎮的經濟發展水平,遠超碧水縣的平均線。 就連前進村的村書記,也都一個勁兒點頭:“俺們村有好幾百畝洼地,也準備改成水田,夾皮溝又是派技術員,又是幫著提供種子。” “到時候還給聯系銷路,比自個村子里的事兒還上心,實在太講究了!” 又有幾名村支書跟著點頭,他們也都是準備改稻田的,也都得到了夾皮溝的技術支持。 這個主要是受到松江青稻賣了高價的刺激,一斤稻米好幾塊錢啊,誰不眼饞? 孫書記也是無比欣慰:“好啊,共同致富,青山你這個提法很好,到時候叫鎮里的秘書好好總結一下,當成典型材料,匯報到縣里。” 閑聊一陣,分紅大會就正式開始,依舊是張隊長主持。 村民們有的拿著小板凳坐著,大多數都站著。 最前面擺了幾張桌子,村干部都坐在前面,后邊是孫書記他們這些嘉賓。 電視臺的兩位同志,也開始忙碌起來,準備記錄下這難得的一幕。 村里也是鳥槍換炮,有了麥克風,張隊長先用手敲了兩下:“同志們,鄉親們,夾皮溝一九八五年,年終分紅大會,正式開始!” 大伙都很配合地拍起巴掌,然后聽張隊長繼續說道: “在開會之前呢,我先說個事兒,咱們合作社今年的新房子,已經可以搬進去住了,下面讓老支書念一下分房子的名單。” 啥?還分房子? 那些公社干部和大隊干部剛才都參觀一圈了,看到夾皮溝起來一大批寬敞明亮的新磚瓦房,還以為是各家各戶自己蓋的呢,原來是分的福利房。 這會兒,也就公社的幾位主要領導,能享受到公房的待遇。 老支書坐到麥克風跟前,不慌不忙地掏出一張紙: “劉英老師,王君老師,田靜老師,每人三間房,都挨著學校比較近,方便上下班。” “是說我嗎,我們也有房子?” 劉英指著自己,有點不敢相信。 老支書樂呵呵地點點頭:“只要是對咱們夾皮溝做出貢獻的,都會得到回報。” 劉英激動地和田靜抱在一起:這就有房子了,還是三間大磚房,比她們家里的都好! 老支書繼續往下念:“魏鐵柱同志,分配五間大瓦房,鐵柱啊,到時候,可以把父母家人都接過來一起住,就像青山說的,咱們夾皮溝,就要尊重人才。” 魏鐵柱黝黑的臉蛋也激動得漲紅,眼中更是有淚光閃爍,他重重地點點頭:“謝謝,謝謝,俺會努力的!” 不知道是誰,第一個帶頭鼓掌,很快就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 尊重人才,這也給那些來賓帶來很大的啟發。 另外還有高峰,李鐵柱,甚至包括呂小龍,都分到了屬于自己的房子。 原本一向吊兒郎當的呂小龍,都表現得一臉嚴肅,這一刻,他好像覺得自己一下子就成熟了。 以后哥也是有家的人啦,可不能再瞎胡混。 等到新房子分配完畢,老支書這才摘下老花鏡:“這以后就是咱們夾皮溝的規矩,只要愿意來的,能給咱們村里做出貢獻的,肯定重獎。” “這房子,只是一個開始,以后還會分配給合作社的股份,成為真正的一家人!” 這話,是他和劉青山等人一起商定好了的,只有這樣,以后才能招來更多的人才。 大伙又是一陣熱烈的鼓掌,孫洪濤書記也笑呵呵地開著玩笑:“老張啊,聽你這么一說,我都想來你們夾皮溝嘍。” 大笑聲中,張隊長這才重新宣布:“下面叫老板子公布一下今年的收支情況,還是老規矩,先說個大致情況,具體的到時候貼出去,大伙再細看。” 下邊就開始有人搭茬:“隊長,那到時候你給俺念念唄,俺不識字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