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雷曼的臉色完全沉了下來,一雙藍眼睛里閃爍著惱怒的光芒。 看來他們是錯誤估計了長風公司和柳俊的意圖,這些東方人,很想獲得先進汽車工業的核心技術。不過,不在我國建造發動機生產線,是通用公司的既定政策,沒有那么好改變。 雷曼沉吟良久,藍眼睛里光芒一閃,似乎下定了決心,說道:“柳省長,趙董事長,這樣的提議,我方很難接受。人為的大幅度增加成本,不是明智的選擇。這樣吧,我們再做出重大的讓步,將發動機和其他零部件的供應價,再降低一個百分點。這是我們公司能夠做出的最大讓步了。至于技術方面,如果貴公司真有這樣的要求,可以選派一定數量的工人,前往美國,在我公司進行學習,為期兩年,等他們掌握了一定的技術之后,再談這個問題,怎么樣?” 雷曼提出的這兩個條件,很顯然具有相當的誘惑力。一家伙降低了百分之四的生產成本,對于長風汽車制造公司眼下的規模和產量來看,是一個巨大的數目,所有合作方,將會因此受益良多。估計除了通用公司之外,其他的股東均會大為欣喜。說是一個巨大的勝利也不為過。其次,能夠選派一定數量的工人,赴美進修,學習技術,也是很不錯的方式。照一般的理解,有了這批技術熟練的工人作為骨干,我們就有希望建立自己的發動機生產線。 連趙彥都有點動心了,望著柳俊,臉上帶著征詢的神色。 柳俊嘴角浮起一個譏諷的笑意。 不得不說,雷曼和通用公司,對我國的官場文化,有很深入的研究。這個“緩兵之計”果然厲害,很能欺瞞一些人。 學習期限,一定就是兩年,誰知道兩年之后,長風公司的人事情況,會發生何種變化?趙彥已經年屆六十,照文件規定,馬上就面臨著退休。一旦換上新的領導人,是否還會堅持這個提議,還得兩說。就算他柳省長,那個時候,只怕也不一定還會留在a省。 所謂物是人非,兩年時間,足以發生很大的變化了。 可以想見,這些選派過去進修的工人,不可能學到真正的核心技術,多半也就是給美方工人打打下手,美其名曰學習而已! 兩年之后,換了領導人,縱算還和柳俊趙彥一樣,堅持原議,那也是另一個談判了。通用公司盡可以使用類似手段,再行拖延幾年時間。 這樣的談判,談成馬拉松的情形,并不罕見。 “雷曼先生,貴公司愿意做出重大讓步,我們很高興。派工人前往貴公司學習技術,我們更高興。但是,發動機生產線不能不建。這個是我們的底線,任何條件,都不能動搖我們的決心!” 柳俊語氣依舊平靜,緩緩說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