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九大武備學堂的優秀學子,將通過考試評分與舉薦兩類途徑獲得進入皇家軍事學院進修深造之機會。其中考試升入的,占比至少九成,剩余一成或不到一成,由舉薦選入。” 眾人一聽,各有所思。考試通過的占比高達九成以上,而“舉薦”只占最多一成,那這可是要將大明軍戶世襲制度大改的意思啊。 原先你祖上是指揮使,你就能世襲指揮使,雖然也要經過考核,但那考核之簡單寬松,基本上是個身體健全的人都能通過,無非……嗯,無非你得帶點銀子來京師,找兵部和五軍都督府活動活動罷了。 現在不一樣了,“舉薦”顯然還是為將門留的,但占比大幅降低,而考試則占九成以上,真不知道多少軍戶子弟要激動地從小認真修習了。 宋應昌有些激動,他是帶過兵的,入閣又是接周詠的班,繼續管兵部這一塊,他當然知道高務實這么做的魄力——也就這位元輔靖國公一生戰功赫赫,才敢在天下將門頭上動土! 想到這里,宋應昌忽然一凜:劉綎入京掌禁衛軍、李如梅卻出鎮安西,難不成跟這件事也有關? 他不敢多想,只能問道:“元輔,這武舉考試,科目與分數是否也有改變?” 高務實頷首,道:“武舉設九大武備學堂,學、考項目為騎射、兵法(包括排兵布陣)、器械、體能、戰術推演五項,每項各二十分,總分一百。” 宋應昌拱手應下,并無多言。 高務實的目光掃過殿內諸位大臣,燭火在各人臉上投下明暗不定的光影。郭正域的胡須仍在微微顫動,顯然心有不甘;于慎行的目光落在窗外積雪,似在權衡利弊;宋應昌的手按在《武舉考綱草案》上,似乎已有決斷;蕭良有始終坐得筆直,看來打定主意只要執行元輔決策即可;葉向高則低頭翻著科舉草案,似乎在盤算各種細節。 “諸位,”高務實打破沉默,“科舉改制非一日之功,需集思廣益。”他展開《科舉改制意見稿》,“即日起抄送六部及都察院等衙門,各部商議妥當之后,可將具體實施細則呈送內閣,七日內議定。” 最后,高務實沉聲道:“此事我只要各部衙補充細節,不需要反對之聲。倘有人冥頑不靈,當知先帝托孤遺命……” —— 感謝書友“云覆月雨”、“星殤星”、“圓月彎刀殺人”、“初次登錄”、“gz2010”、“曉愛古月”、“書友20190605084815175”的月票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