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大局已定-《皇兄何故造反?》
第(3/3)頁
不過,他們也只是略略露出了一絲不滿,并沒有開口言語。
到了這個時候,這個案子顯然已經超越了宗務的范疇,成為了朝務。
因此,在場的大臣們也沒有了太多的顧忌。
王文當先上前,開口道。
“陛下,何必如此麻煩,先前,寧陽侯等人曾說,廣通王等人帶來的證據,是經過刑部,大理寺,翰林院的書吏鑒定,因此他才予以采信,這一點,羅大人也是認可的。”
“既然如此,那么再召這些書吏過來,一同鑒定一下這份新的證據,真相自明。”
羅通被噎了一下,黑著臉卻說不出話來。
王文一字一句,咬著他們當時的說辭來反擊他們,著實是讓人難以反駁。
要是刑部和大理寺的書吏鑒定下來,這份也是真的,那樂子可就大了。
有心想要開口反對,但是上首的天子卻已經開口,道。
“天官所言有理,那便召刑部,大理寺的書吏前來,當著眾卿的面,給天下一個定論!”
天子金口玉言,底下的人動作自然很快。
不到一盞茶的時間,刑部和大理寺的人手就已經齊備,被錦衣衛帶著,送到了殿上。
在無數朝臣的矚目下,這些書吏被分成兩組。
每一組拿到了一份所謂的誹謗仁廟的詩詞,一份來自于廣通王,另一份則來自于鎮南王。
同時提供給他們的,還有鎮南王當年的一些奏疏原本。
有這么多的大佬等著,這些書吏自然不敢怠慢。
很快,就有了結果,兩組負責的書吏,分別將結果寫成條陳,遞到了刑部尚書金濂的手中。
金老大人細細的看完之后,轉身稟道。
“陛下,這兩組書吏,給出的結果一致,就紙質而言,這兩份詩詞,均是出自宣德元年的貢品宣紙,墨質均為松煙墨,從干涸和折舊程度判斷,均書寫于宣德初年,而且……”
迎著眾臣的目光,金老大人繼續開口道。
“經過和鎮南王在宣德初年所上的賀表奏疏對比,兩組書吏給出的結論相同,兩份詩詞,均有少許字與奏疏字跡略有不同,但是每個人所書寫時的環境本就不同。”
“因此,單從筆鋒,筆跡,筆力等方面判斷,可以判定,兩份詩詞均和書寫奏疏之人,為同一人。”
金濂的話音落下,眾人齊刷刷的望著臉色慘敗的廣通王等人。
王文上前一步,對著羅通冷笑道。
“羅大人還有何話說?是否還要繼續詭辯,說鎮南王世子這份證據是偽造,書吏鑒定文書在此,如若羅大人是這副邏輯的話,那老夫是否也可以說,廣通王等人的證據亦是偽造?”
“若是如此,那么這件案子原本就不該重審!”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横山县|
友谊县|
赤水市|
德令哈市|
乾安县|
邢台市|
郑州市|
南江县|
克拉玛依市|
托克逊县|
卓尼县|
绥阳县|
兴隆县|
伊川县|
板桥市|
铅山县|
翼城县|
长乐市|
年辖:市辖区|
湄潭县|
商洛市|
正镶白旗|
全南县|
舒兰市|
昭通市|
平凉市|
海淀区|
景谷|
奉贤区|
大名县|
清丰县|
麻城市|
五河县|
南召县|
稻城县|
平山县|
封丘县|
修文县|
武汉市|
沿河|
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