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所以,這塊地皮他必須賣掉,不然他的住宅樓都會被銀行沒收。 渡邊雄聽了吳光耀的立馬泄了氣,是啊,如果自己不是萬不得已,自己怎么會賣這塊地皮。 就算港島的地產業會恢復,但是大家誰又知道恢復的周期呢? 很多破產的地產商,在破產的那一刻苦苦哀求銀行,讓銀行給自己一點時間,因為他們知道房地產總會有升有跌;但是作為銀行,卻不會給你幾年的機會,對于他們來說,周期越長風險越大。 在律師的見證下,雙方簽署了大名,蓋上了公章,這幢交易就算成了。 吳光耀的長實地產,也終于擁有了第一塊商業地皮,注入的5000萬港元,也花了900多萬港幣。 接下來的時間里,吳光耀頻繁低調的拿地,九龍地區主要是拿住宅地皮,本島這邊則以購買老式商廈為主(后期拆了重建大廈)。 ....... 北角位處本島北岸,北臨維多利亞港。 李超人剛剛購買了一塊地皮,準備新建一幢12層的工業大廈,從而踏入地產行業。 此時的港島,地價已經下跌了70%,但是工業卻處于上升的狀態; 李超人向來謹慎,所以選擇了從開發工業大廈開始。 此時的李超人,還非常保守,興建大廈的絕大部分資金,都是自有的資金;只有一少部分的資金,來自親朋好友的借款。 當然,黃河實業的塑料花遠銷國外,可以提供源源不斷的利潤。 ps:事實情況是,在原來的世界里,李超人的‘長江實業’因為生產塑膠花,1957年營收1000萬港幣,獲利100萬港幣(港島塑膠花利潤極低,后續會更低);不過,因為吳光耀的出現,扶持周致遠提前開發出塑膠花,分享了李超人的利潤;所以在去年,黃河實業的利潤堪堪達到60萬港幣。 加上1958年上半年的利潤,李超人這次動用了自己的全部資金,共計90萬港幣,再向親朋好友借了一點錢,修建一幢商業大廈。 “人棄我取,此次我必將大展宏圖,沒有誰可以再阻擋我了!”李超人對著自己的表妹兼情人莊小姐說道。 “誠哥,我相信你!你已經在塑膠花上面取得了成功,我父親對你的態度已經略有好轉。所以,你不要心急!”莊小姐心痛表哥說道,表哥在30歲的時候,才做出了一番小成績,雖然有點晚,但是自己相信,表哥一定會成為港島的大富豪。 “表妹,塑膠花只是我的第一步,我想成為港島的地產‘大好友’。此時港島的地價正是便宜,所以非常適合抄底。” 李嘉誠此時對于地產雖然很謹慎(少貸款),但是對港島的地產前景卻是持有樂觀的態度。 ........ 李兆季早就萌發了進軍地產業的想法,奈何發展房地產,與黃金買賣、匯兌及出入口貿易比較;前者的投資需要有一個起碼面龐大的資金,不同于后者,可以豐儉由人,多少隨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