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1959年2月,東瀛,京濱工業區。 聯想電器的總部,歷時兩年半終于竣工,并投入使用; 說是總部,其實就是一個大型的產業園,占地足足2000畝的工廠。 聯想電器成立5年多,已經成為了一家真正的大型電器品牌; 聯想電器的成長是伴隨著一系列的并購和整合資源,再加上率先開發出幾款偉大的電器產品,終于坐穩了東瀛第五大電器公司的寶座。 排在聯想電器前面的是松下、東芝、三菱、夏普四個電器公司,被聯想電器擠下去的是三洋、日立兩個電器公司。 至于后世大名鼎鼎的索尼公司,此時已經處于破產的邊緣。 翻開歷史來看,索尼是憑借一款tr-55晶體管收音機,一舉奠定了后世的偉業; 但是這一世,聯想電器的tr-66、tr-77晶體管收音機提前出現,索尼根本就沒有機會把收音機產品大賣; 而索尼的黑白電視雖然也買的不錯,但是其技術競爭力卻毫無優勢,在一眾電器巨頭的夾攻下,也危在旦夕。 甚至聯想電器憑借率先開發的晶體管收音機專利,多次起訴索尼,讓索尼的名聲一落千丈。 反觀聯想電器的tr-77收音機,在1957年到1958年,這2年的時間里銷售高達200多萬臺;而且大部分是美國的銷量,賺取了大量的美元。 聯想電器之所以針對索尼,而不針對其他大型電器公司,不是欺軟怕硬,而是吳光耀看中了索尼未來的技術。 在后世,索尼有兩個偉大的技術,一個是隨身聽,一個是特麗瓏; 前者是1979年生產的磁帶播放器技術,后者是1967年研發的統治電視行業的顯像管技術。 這兩個技術隨便研發出一個,都能讓聯想電器躋身世界級的公司,而吳光耀兩個都要! 隨身聽讓人們與音樂更加貼近,索尼憑更是憑借walkman(隨身聽),銷量高達2.5億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