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明裁撤驛站的決定已經(jīng)成為定局,因為風聲已經(jīng)傳過來了,所以驛丞和驛卒辦事也就不上心,表面恭敬無比,背后卻是敷衍了事,一應(yīng)供應(yīng)奇缺無比。找了他們,他們也就是千苦萬苦,為此,趙興當然不能拿出自己的威風來和他們嘔氣。 好在天下錦衣衛(wèi)十四衛(wèi)所,除了京師六衛(wèi)外,其他都分布在各地,就在這溝通山西和京師的太行最重要的關(guān)隘上,就有錦衣衛(wèi)一個百戶所,五六十人的樣子。 趙興的到來,這個百戶第一時間迎接自己的上司,這個百戶性錢,至于叫什么,趙興沒有記住。 總算是看到了自己家人,趙興撫慰了他們的辛苦后,就拿出銀子,請他們代購今日糧草。 這個錢百戶接過任務(wù),還是小心的提醒:“大人,再往西去,糧食物資就稀缺了,是不是在這里留一下,然后準備充足了再行?” 趙興詢問:“難道山西的大旱也非常嚴重了嗎?” 這個錢百戶就苦笑著道:“其實比大人想象的更加嚴重,互相交換孩子相食的已經(jīng)比比皆是了,所以屬下才有此提議。” 趙興當然知道西北之苦,但那不過是史書里的記載,還用的是春秋筆法,一代而過。“餓殍遍地,人相食,”短短的幾個字。這幾個字在那達官貴人寫的書中,也真就不過是毫無生氣的幾個字罷了。而同樣對后世沒有一點饑餓體會的趙興來說,更是平淡的沒有任何概念。 對于這個盡忠職守的錢百戶的建議,趙興給予了接受和賞賜,然后委托他們就在這里采購一批糧草物資,準備耽擱兩天再走。 沒有事情做,兩個媳婦想要出去逛街散心,這是女孩子的天性,趙興也就依了她們,畢竟總在軍營里,一路行軍,也是憋悶壞了她們姐妹。 趙興也想趁機先了解下山西的概況,做到心中有數(shù)。于是,便換了常服,在當?shù)匾粋€便裝小旗的引路下,跟在嘰嘰喳喳兩個媳婦身后做了保鏢。 固關(guān)是連接直隸京師,山西這面最重要的關(guān)口,行人商賈都將這里當做一個重要的落腳點,平定縣縣衙就設(shè)置在這里。 因為是東西要道,也就顯得相當?shù)姆比A。 當然,所謂的繁華,在趙興的眼里,連后世一個普通的鎮(zhèn)子也不如。街道破敗骯臟,兩面沿街店鋪低矮昏暗,往來商賈的確不少,但更多的還是流民乞丐。 可能流民乞丐是新中國以前幾千年固有的風景吧,所以,大家也就習以為常。富貴人對他們不屑一顧,更沒有半文錢施舍,只有平民百姓,才能給他們半碗稀粥。同情可憐窮人的,還是窮人。 第(1/3)頁